應對全球碳排放限制比避免限制更划算

如果世界迅速採取行動,仍然可以避免危險的全球變暖

如果世界要避免地球表面升溫不超過 2 攝氏度(3.6 華氏度),這將是一座陡峭的山峰,超過這個限度,我們將嚴重危害地球。這個數字正在推動許多國家在巴黎舉行的 2015 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1)上做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

然而,一些批評人士宣稱,所謂的 2°C 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他們說我們無法及時部署使經濟脫碳所需的技術。但我們能做到。障礙不是物理上的——而是政治和社會意願上的。

沒有人說這會很容易。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提供建議的 70 多位氣候專家表示,將全球變暖限制在 2°C 以下“需要徹底轉型……而不僅僅是對當前趨勢進行微調”。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們只能再向大氣中排放 3000 億噸(2700 億公噸)的碳,並將升溫保持在 2°C 以下。按照目前每年超過 100 億噸的排放速度,我們將在短短三十年內耗盡這筆“碳預算”。根據最近的一項分析,要將升溫控制在 2°C 以下,就需要將所有已探明石油儲量的三分之一、天然氣儲量的一半和煤炭儲量的 80% 留在地下。

這是一個很大的要求。這意味著我們現在必須逐步淘汰煤炭,並放棄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加拿大焦油砂(再見,Keystone XL 管道)。這也意味著我們不能將越來越多的天然氣作為通往由可再生能源驅動的更清潔氣候未來的“橋樑”來燃燒。

2°C 的閾值通常等同於將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保持在百萬分之 450 (ppm) 以下。當我們減少煤炭使用時,挑戰變得更加嚴峻。煤炭燃燒時,會向大氣中釋放硫酸鹽氣溶膠顆粒,這些顆粒會將太陽的部分入射能量反射回太空。在 2014 年《大眾科學》題為《虛假的希望》的文章中,我計算出,為了補償本世紀末硫排放量降至零的損失,我們必須達到約 405 ppm 的 CO2 目標——略高於當前水平。

我們能做到嗎?氣候科學家詹姆斯·E·漢森提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案例,即我們可以透過大規模植樹造林從空氣中吸收 1000 億噸碳——限制土地使用,讓森林恢復到人類砍伐森林之前的面積。再加上每年減少百分之幾的碳排放,這具有挑戰性但並非不可能,可以實現 2°C 的穩定目標。

歷史上充斥著被證明是誤判的先發制人的不可行性宣告。正如美國進步中心喬·羅姆在回應氣候批評家時所說,“謝天謝地,當我們不得不做一些真正困難的事情時,比如遭受數百萬傷亡並在幾乎一夜之間改造整個經濟以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這些評論員不在場。” 本月在巴黎舉行的 COP21 氣候峰會上達成的一項鼓舞人心的協議可以啟動一項雄心勃勃但完全可行的努力。

關鍵因素是,只有在實際某事的過程中,才會出現技術創新和規模經濟。例如,過去幾年,隨著中國加大生產力度,全球太陽能電池的價格下降了 50% 以上。那些說“不,我們做不到”的人正在進行自我實現的預言。美國從來都不是一個說“不,我們做不到”的國家。

即使有了創新和規模擴大,我們可能在某個時候也必須部署“直接空氣捕獲”技術,該技術可以將二氧化碳從大氣中抽出。這將是昂貴的,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工程學教授克勞斯·拉克納有信心,透過批次生產可以將成本降至每噸 30 美元。

採取行動的成本僅為不採取行動成本的一半。這並非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結論。它來自埃克森美孚,該公司已將碳對社會的真實成本定為每噸 60 美元。其他估計甚至更高。我們能負擔得起將地球變暖穩定在 2 攝氏度以下嗎?我們不能負擔不起不這樣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