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你的最新祖先

一種鼩鼱狀生物的化石將哺乳動物首次在子宮內哺育幼崽的日子提前了 3500 萬年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大多數人認為胎盤是分娩後被丟棄的東西。事實上,它在數百萬年前的出現是一項重大的進化發展,它孕育了今天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哺乳動物,從蝙蝠到鯨魚再到人類。

直到現在,科學家們還認為有胎盤哺乳動物最早出現在大約 1.25 億年前。那時,它們從進化成現代有袋動物的譜系中分離出來,有袋動物用育兒袋而不是胎盤來哺育幼崽。然而,最近的一項化石發現將這種分歧追溯到大約 3500 萬年前,表明有胎盤的哺乳動物,即真獸類,與恐龍共存於地球上的時間比之前認為的要長得多。

這塊化石於 8 月在《自然》雜誌(《大眾科學》是自然出版集團的一部分)上描述,屬於一種被稱為中華侏羅獸的小型鼩鼱狀生物,它在 1.6 億年前的中國漫遊。根據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羅哲西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的說法,它似乎是有胎盤哺乳動物已知最古老的祖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胎盤滋養使得營養物質能夠更快更有效地從母親轉移到後代,這可以導致更快的腦部發育、更大的成熟大腦和更高的代謝率——所有這些都對今天哺乳動物中觀察到的行為和社會複雜性的進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中華侏羅獸化石也為了解早期真獸類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從它的牙齒形狀來看,這種動物似乎是食蟲動物,並且它有強壯的前肢,這可能有助於它爬樹。這種能力可能使它能夠佔據尚未開發的領地,既可以躲避捕食者,又可以獲取樹葉中的昆蟲。任何透過佔據更高地勢來減少與其他侏羅紀哺乳動物競爭的機會都可能有助於加強
中華侏羅獸與有袋動物的分化,使其成為極其多樣化的動物群體的祖先。

這項化石的發現證實了之前的分子研究,這些研究估計真獸類與其他哺乳動物的分化發生在約 1.6 億年前——然而,這種估計通常被認為帶有保留態度,直到它們得到化石形式的可靠實物證據的支援。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說明多條科學研究路線如何協同工作,得出可靠的結論並做出有充分支援的假設,從而突出了整合方法在回答科學問題方面的價值。

安妮-瑪麗·霍奇目前正在懷俄明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她於 2009 年畢業於奧本大學,獲得動物學學士學位,專業方向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和人類學輔修。在奧本大學的幾年裡,安妮-瑪麗是阿拉巴馬州第一個保護生物學學會分會的創始成員。她於 2012 年在北卡羅來納大學威爾明頓分校完成了生物學碩士學位,並參加了美國西南部、墨西哥、貝里斯、厄瓜多和肯亞的實地考察。當她不在赤道追逐食肉動物時,安妮-瑪麗會在自然網路的Endless Forms 上寫部落格,並且是 Ecology.com 的常客。

更多作者:安妮-瑪麗·霍奇
大眾科學雜誌第 305 卷第 5 期本文最初以“認識你的最新祖先”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第 305 卷第 5 期(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12011-7GU1PrDiW4qJeN4bvQFJ2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