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可能奔跑、游泳或飛行。它們的重量可能小於一分錢,也可能超過十幾輛校車。從人類到鯨魚到蝙蝠,胎盤哺乳動物——因胎盤在發育過程中滋養胎兒而得名——種類繁多,令人難以置信。(胎盤哺乳動物是哺乳動物的三個主要群體之一;另外兩個是卵生的單孔目動物和有袋目的有袋動物。)多年來,研究人員一直試圖拼湊出胎盤類動物的起源時間,以及該群體現代目(如靈長類和蝙蝠)的首次出現時間。現在,一項對現代和已滅絕哺乳動物數千個解剖特徵以及現存物種分子序列的分析,正在幫助他們做到這一點。這項研究還暗示了祖先胎盤哺乳動物——最終產生了樹懶和海獅等截然不同生物的祖先——的樣貌。
先前重建哺乳動物進化史的嘗試產生了相互矛盾的說法。化石證據表明,胎盤類動物在大約 6500 萬年前,一顆滅絕恐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后不久就突然出現。而依賴分子資料的研究表明,該群體早在 1 億年前就已出現,當時恐龍仍然繁盛。
這項新研究反駁了早期起源模型,得出結論認為,胎盤類動物起源於大規模滅絕事件之後,第一個現代類群在兩百萬到三百萬年後——在岡瓦納超大陸分裂之後——進化出來。《科學》雜誌 2 月 8 日刊登了石溪大學的 Maureen A. O'Leary 及其合作者的研究成果。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本文中最酷的部分或許是作者重建了假想的胎盤祖先(如上所示)的特徵——一種會爬樹、吃昆蟲的生物,體重在 6 克到 245 克之間,一次生育一隻無毛幼崽,以及其他有趣的細節。我很想看看其他假想的祖先是什麼樣子——比如人和黑猩猩的最後共同祖先,有人感興趣嗎?
改編自 Observations 部落格,網址: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observ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