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大的雄性南方古猿大步走過東非稀樹草原時,發出的聲音更像是“噗嘰”一聲,而不是“砰”的一聲。火山爆發在腳下留下了一層灰色的灰燼,而隨後的暴雨將泥土變成了溼水泥。“噗嘰”,“噗嘰”。四個較小的個體緊隨其後。“噗嘰”,“噗嘰”,“噗嘰”。後來,灰燼再次從天而降,覆蓋了他們的足跡達366萬年。
1970年代,人類學家瑪麗·利基和她的團隊在坦尚尼亞北部發現了這次旅程的第一批痕跡——來自三個個體的足跡,這是已知最古老的人類近親的足跡1。如今,40年後,研究人員在這個世界著名的遺址拉埃託利發現了更多人科動物的腳印。它們包括另外兩個個體的足跡,其中一個男性的體重為48公斤,身高1.65米,比化石記錄中的任何其他南方古猿都要高大。研究人員以身高2米的星球大戰人物丘巴卡的名字給他命名為丘伊。(他們指出,斯瓦希里語中豹子的發音“chui”也很相似)。
發表在《eLife》雜誌12月14日的研究2中描述的拉埃託利新發現的足跡表明,早期的人科動物可能具有類似於大猩猩的社會結構,即一個高大的雄性統治著一群較小的雌性。科學家們說,這些足跡也提出瞭如何阻止這些印記被侵蝕的難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脆弱的腳印
之所以能夠發現新的足跡,是因為人們努力保護最初23米長的足跡路徑。它們受到樹根、水和侵蝕的威脅,自1990年代以來,大部分時間都被泥土覆蓋以進行保護。坦尚尼亞政府批准了在該遺址建立博物館的計劃,包括為足跡提供保護性覆蓋物。為了進行準備,坦尚尼亞達累斯薩拉姆大學的考古學家菲德利斯·馬薩奧挖掘了溝渠以勘測該區域,並在2014年10月發現了一個大型人科動物的腳印。進一步的挖掘——在距原始足跡150米的地方——發現了12個更大的腳印,形成了一條32米長的路徑,以及一個來自較小個體的額外腳印。
最初的拉埃託利足跡被歸因於南方古猿阿法種——與來自衣索比亞的320萬年前被稱為露西的遺骸是同一個物種——馬薩奧和切林的團隊認為,新發現的腳印很可能來自同一個社會群體中的個體。兩組足跡都是由沿著相同的西北方向行走的人留下的,而且可能是在一次旅行中完成的,馬薩奧和他的同事們認為。它們是在同一層的火山灰中發現的,因此很可能是由相同的條件造成的。
這項研究的共同負責人、義大利佩魯賈大學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家馬可·切林說:“想象一下這個群體以相同的速度朝著同一個方向行走,這真是太神奇了。“我們不知道他們要走到哪裡。他們可能只是像其他在拉埃託利留下足跡的動物一樣行走。”
丘伊的足跡比其他足跡大得多:它們長27釐米,幾乎和切林的10碼(英國碼)的腳一樣長。切林說,新發現的足跡表明,早期人科動物的體型差異比之前認為的要大得多,同時也挑戰了這樣一個觀點,即它們只有在過去250萬年裡大腦變大時才進化出更大的身體。他的團隊估計,拉埃託利的其他個體身高在1.11米到1.49米之間。
體型大小
拉埃託利體型大小的範圍也可能與那裡的人科動物的社會結構有關。該團隊認為,最大的足跡是由成年雄性留下的,而其他足跡屬於兩個成年雌性和兩個幼年或較小的雌性。大猩猩群體中,一頭銀背雄性與一群小得多的雌性及其後代一起生活,也顯示出類似範圍的體型差異,切林指出,他認為南方古猿可能採用了類似的模式。
但是,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哈佛大學的古人類學家尼爾·羅奇說,社會結構與兩性之間體型差異之間的關係並不是那麼明確。儘管如此,他認為新發現的足跡支援了當前的觀點,即阿法南方古猿是一個生活在由多個雄性和雌性組成的群體中的物種,並且兩性之間存在很大的體型差異。
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凱斯西儲大學的古人類學家布魯斯·萊蒂默同意,關於南方古猿社會群體的結論應該謹慎對待。但是萊蒂默曾研究過最初的足跡,他稱新發現的足跡“是一個戲劇性和令人興奮的發現”,它進一步證明了拉埃託利的個體擁有與現代人類的腳沒有太大差異的腳。“拉埃託利的足跡在現代海灘上不會引起注意,”他補充說。
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的人類學家查爾斯·穆西巴表示,在研究人員尋找更多足跡並檢查原始足跡的狀態時,博物館的計劃已被擱置。他參與了保護工作。他說,目前的計劃是在距該遺址1.5公里緩衝區的外部建立研究和教育設施,同時調查博物館的最佳位置,以保護和展示所有已重新掩埋的足跡。“我們現在將按照它們現在的樣子保留它們,”穆西巴說。
馬薩奧發現最新的足跡後,他說他第一個打電話的人是瑪麗·利基(1996年去世)的兒子之一理查德·利基。“他說,‘好吧,菲德利斯,我很祝賀你,但我也為你感到惋惜。大自然已經儲存了它們400萬年。你如何確保它們在未來的數百萬年裡保持完好無損?’”馬薩奧說。“我沒有答案。”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6年12月14日首次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