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坎特伯雷一位僧侶的中世紀編年史,12世紀的天文觀測者在一個六月的傍晚大飽眼福,當時新月似乎被點燃並震動,將熔岩噴射到太空。將近800年後,一位地質學家提出,這一事件與月球最年輕的大型隕石坑之一——喬爾丹諾·布魯諾隕石坑的位置和年齡相符。他在1976年提出,坎特伯雷人目睹的是一次隕石撞擊,形成了一個直徑22公里的月球隕石坑,是北亞利桑那州流星隕石坑寬度的10倍。然而,本月出版的《隕石學與行星科學》雜誌上報道的研究結果支援另一種解釋。
之前的研究表明,如此規模的撞擊會在隨後的幾天裡向地球大氣層拋射1000萬噸太空碎片。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生保羅·威瑟斯決定進一步探究由此產生的流星雨的特性。“我計算出,這會引發一場持續一週的流星雨,其強度可能與1966年獅子座流星雨的峰值相當,”威瑟斯指出,並補充說,這場英寸長的碎片雨將非常顯眼。“這將是一場壯觀的景象,”他評論道。“全世界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歷史上最棒的煙花表演。”
然而,12世紀的目擊者卻沒有關於這種驚人流星雨的記錄。因此,威瑟斯傾向於1977年首次提出的理論,該理論認為,造成這種景象的是一顆地球隕石。“我認為[坎特伯雷的目擊者]恰好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抬頭望天,看到一顆流星正對著月亮,徑直朝他們飛來,”他說。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日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那是一顆非常壯觀的流星,在地球大氣層中爆燃,發出嘶嘶聲、冒泡聲和噼啪聲。如果你身處地球表面一到兩公里的合適區域,你就能獲得完美的幾何角度,”威瑟斯觀察到。“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只有五個人被記錄到看到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