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編者按:以下摘自科學作家安妮·墨菲·保羅的著作《起源:出生前的九個月如何塑造我們餘生》(自由出版社,2010 年)。它記錄了她自己的懷孕過程以及她尋找最新科學的探索,該科學闡述了環境——物理、化學和生物——如何在未來幾十年內塑造一個人。在她懷孕的第四個月,她評估了關於所有可以穿過胎盤邊界並影響產前發育的日常藥物的不斷增長但仍不完整的知識庫。
我們都非常清楚胎兒的脆弱性,胎盤似乎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而只是一縷輕煙。我想知道胎盤能阻擋什麼,又允許什麼透過?為了找到答案,我打電話給多倫多大學兒科和藥理學教授、多倫多兒童醫院 Motherisk 專案主任吉迪恩·科倫。Motherisk 運營著世界上最繁忙的熱線,為孕婦解答有關接觸藥物、化學物質和疾病的問題;其接線員每週要處理數百個電話。
“在妊娠的大部分時間裡,分隔母親和胎兒的胎盤只有一層細胞厚,”科倫告訴我。“但它有一系列機制來幫助它完成保護胎兒的工作。”他解釋說,這些亞細胞工具包括在毒素造成任何損害之前將其排出的小型泵、保護胎盤周圍的免疫劑以及化學分解入侵分子的胎盤酶。
這套武器在阻止細菌到達胎兒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但它卻讓其他物質順利透過。“決定分子是否穿過胎盤的標準包括它的大小、電荷和溶解度,”科倫說。“請注意,不是它是否有害。”無論其潛在毒性如何,小、不帶電且容易溶於脂肪的顆粒都會被胎盤的安全層放行。
科倫繼續說,一旦它們穿過胎盤,化學物質對胎兒的影響可能比成人更強烈,原因有以下幾個:首先,胎兒非常小,按每磅計算,它接收到的化學物質的相對劑量高於完全成年的人。其次,胎兒的解毒和免疫系統仍不成熟,無法像成人身體那樣有效地清除體內的藥物和其他化學物質。第三,胎兒發育如此迅速,以至於即使是化學物質引起的小干擾也可能產生深遠的影響。
科學仍在梳理其遲來的對沙利度胺、己烯雌酚(DES)和酒精造成風險的認識的後果。現在,即使在現在,這些物質造成損害的機制也還不完全清楚,這證明了我們知識的不斷發展。沙利度胺似乎透過抑制新血管的生長來造成破壞,阻止胎兒的四肢和其他身體部位長到足夠大。DES 似乎模仿人體自身的激素信使之一,從而擾亂女性胎兒生殖道的正常發育,並使其在晚年更容易患癌症。酒精可能會引發胎兒大腦發育中細胞的死亡,產生智力遲鈍和其他神經認知缺陷以及對解剖結構的獨特影響。
我現在知道,這些物質的名稱是致畸劑:導致發育中的胚胎或胎兒畸形的物質。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中的怪物,事實上,歷史學家指出,古希臘神話中的許多怪物,如雙面雅努斯和獨眼巨人,似乎都是基於先天性畸形型別。對於這種對畸形孩子的古老而原始的恐懼,我加入了一種新的、更現代的恐懼:對藥物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的恐懼。在我本月開始閱讀之前,我對沙利度胺和 DES 知之甚少,但不知何故,當它們的惡性被揭示時,它們激發的恐懼已經滲透到我的意識中並留在了那裡。我懷孕後半意識的反應是避免任何類似於導致那些模糊記憶中的災難的藥物。
但我驚訝地發現,這種反應並非普遍。數十項調查得出了相同的結論:女性在懷孕期間吞下各種各樣的藥丸。發表在《美國圍產期雜誌》上的一項 2005 年對 418 名女性的研究發現,超過四分之三的女性在懷孕期間至少服用過一種藥物;三分之一的人服用過不止一種藥物,13.6% 的人服用過四種或更多。多項調查發現,女性在懷孕期間服用的非處方藥比不懷孕時多,而且現在孕婦服用的此類藥物比最近的過去多。“斯隆流行病學中心出生缺陷研究”跟蹤了 7,563 名母親及其子女,發現 1976 年至 2004 年間,懷孕期間使用五種常見的非處方藥有所增加。止痛藥、感冒藥和過敏藥物是孕婦最常服用的藥物;發表在《美國婦產科學雜誌》上的一項針對一萬多名孕婦的研究發現,65% 的人服用對乙醯氨基酚(泰諾中的活性成分);18% 的人服用布洛芬(Advil 或 Motrin),15% 的人服用偽麻黃鹼(Sudafed)。
孕婦也會被醫生開藥。一項對八家 HMO 的記錄進行的研究,涵蓋了近十萬名患者,發現 64% 的女性在懷孕期間至少被開過一種藥物;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報告說,美國女性在懷孕期間平均服用三到五種處方藥。
這些藥物中的大多數似乎對胎兒沒有影響(儘管例如不建議在懷孕期間使用布洛芬,因為流產或胎兒心臟缺陷的風險很小)。我對服用泰諾的恐懼似乎是言過其實了。但一些科學家表示,我們對藥物在懷孕期間的作用瞭解甚少,包括那些通常被認為是安全的藥物。“我們在沒有良好、確鑿資訊的情況下工作,”斯隆流行病學中心高階流行病學家、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瑪莎·沃勒說。“孕婦應謹慎行事。”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本身也承認,其為孕婦使用藥物貼標籤的方法存在缺陷。它目前的系統於 1979 年制定,將藥物分為 A、B、C、D 或 X 類,其中 A 表示對胎兒的已知風險很小,X 表示風險很高。醫生和患者抱怨說,字母等級令人困惑且不準確,並且不能充分適應有關藥物安全性的新資料。在 2008 年春季,FDA 提議用關於胎兒風險的更詳細資訊取代字母,並表示將要求一些製藥商資助對其產品在孕婦中的使用情況進行研究。這些步驟早就應該進行了。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的 2000 年一項研究報告稱,79% 的孕婦至少服用一種缺乏安全資料的藥物;更令人擔憂的是,上述 HMO 研究發現,幾乎一半的孕婦被開了標有 C、D 或 X 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