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繼續有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避免食用薯條和薯片等食物有很多原因:包括過多的卡路里和高脂肪含量。但去年四月,瑞典的科學家又為這份清單增加了一個缺點。他們宣佈,加熱過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能含有高濃度的丙烯醯胺,這是一種已知在高劑量下會導致大鼠癌症的化學物質。然而,這種物質是如何汙染食物的尚不清楚。現在,本週出版的《自然》雜誌上的兩篇論文暗示了其來源。
在烹飪過程中,氨基酸和糖結合在一起,這就是所謂的美拉德反應。新的研究表明,這種反應有時也會產生丙烯醯胺。英國雷丁大學的唐納德·S·莫特拉姆和他的同事將氨基酸天冬醯胺(佔用於製作薯片的土豆氨基酸含量的 40%)與葡萄糖結合。他們發現,高於 100 攝氏度的溫度足以產生該物質,而高於 185 攝氏度的溫度會促使大量丙烯醯胺形成。由瑞士洛桑雀巢研究中心的理查德·T·施塔德勒領導的第二個團隊在測試了 20 種氨基酸在高溫下的反應活性後,得出了類似的結論。科學家們指出,穀物、小麥和黑麥粉等植物性食物也富含天冬醯胺。
丙烯醯胺對人類的影響尚不清楚,但當攝入濃度是普通飲食中濃度的 1000 倍時,它會導致大鼠和果蠅患癌症。世界衛生組織已將該物質列為“可能對人類致癌”,並正在組織工作以協調對其後果的進一步研究。瞭解熱量如何導致丙烯醯胺形成可以為限制其產生的方法提供資訊,無論是透過修改美拉德反應還是透過利用天冬醯胺含量較低的成分。目前,科學家們表示,人們應該更關注健康均衡的飲食,其中包括大量的水果和蔬菜,而不是擔心他們點的炸薯條中可能潛伏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