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揭示,大約在一千年前,新墨西哥州西北部查科峽谷的古代普韋布洛印第安人透過一個橫跨數個州的大型貿易網路獲得了他們珍貴的綠松石。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追溯了查科峽谷綠松石人工製品的來源,發現它們來自科羅拉多州、內華達州和加利福尼亞州東南部的資源區。結果首次明確地表明,新墨西哥州聖胡安盆地地區的古代普韋布洛人——他們以多層土坯房屋而聞名——並非像之前認為的那樣,他們所有的綠松石都來自附近的礦區。
更重要的是,這項研究揭示了內華達州南部莫阿帕山谷的普韋布洛人也從遠至科羅拉多州和新墨西哥州的地方獲得了綠松石,這表明貿易網路是雙向執行的。[檢視查科峽谷和綠松石人工製品的照片]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加拿大溫尼伯曼尼託巴大學的人類學家莎倫·赫爾說:“人們通常認為查科峽谷是[綠松石的]大型中心。”“但我們表明,人們在西部和東部遺址之間來回運送綠松石。”
綠松石人工製品的溯源
多年來,考古學家在查科峽谷的各個遺址發現了超過 20 萬件綠松石碎片。赫爾告訴《Live Science》,這些寶石經常被鑲嵌在珠寶和雕像中,對普韋布洛文化非常重要,類似於現代鑽石。
最初,科學家們認為這些寶石來自最近的綠松石礦床,該礦床位於 124 英里(200 公里)以外——靠近今天新墨西哥州聖達菲的塞裡洛斯山礦區。但美國西南部其他廣泛開採的綠松石礦床的發現,使一些科學家相信查科居民透過長途貿易網路獲得了一些寶石。然而,證據大多是間接的,因為化學分析無法將人工製品與特定的礦區聯絡起來。
赫爾和她的同事們開始了他們的研究,建立了一個比較資料庫,其中包含來自美國西部和墨西哥北部 22 個資源區的 800 個同位素分析。(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原子,但中子數不同。)
赫爾說:“為了建立一個成功的資料庫,你必須找到在礦山內部變異小於礦山之間變異的鑑別器。”“銅同位素不起作用,氫同位素也不起作用。但在這兩者之間,你有一個同位素重疊,對於每個資源來說都是非常獨特的。”如果綠松石人工製品的銅氫同位素比率與某個礦山的獨特比率相匹配,則意味著該人工製品來自該特定的綠松石礦床。
接下來,該團隊分析了來自聖胡安盆地、猶他州南部和內華達州莫阿帕山谷普韋布洛遺址的 74 件綠松石人工製品的銅氫同位素比率。在將人工製品的同位素比率與綠松石礦的比率進行比較後,他們能夠準確地識別出 42 件人工製品的地理來源。
研究人員預計,隨著他們將來自其他綠松石礦的資料新增到他們的資料庫中,他們將能夠追溯其餘人工製品的來源。
龐大的貿易網路
具體而言,該團隊發現來自查科峽谷的人工製品來自科羅拉多州和新墨西哥州的綠松石礦床,以及加利福尼亞州西南部和內華達州的資源區。有趣的是,來自不同遺址的人們使用了不同的綠松石採購策略。[照片:世界各地的考古發現]
例如,普韋布洛博尼託的居民——峽谷中最大的大房子——非常偏愛附近的資源區,而一些較小的查科遺址的人們則從遙遠的西部礦床獲得了他們所有的綠松石(至少根據研究人員可以追溯到來源的人工製品)。這表明普韋布洛博尼託人自己開採了附近的礦床,並壟斷了礦山,或者更有可能的是,他們對礦床的位置有獨特的瞭解。
赫爾說:“上次我去塞裡洛斯山時,我們不得不走很遠的路才能到達那裡。”“我記得當時我在想,如果你不知道這個地方在哪裡,你根本就找不到它。”
該團隊在聖胡安盆地地區的其他普韋布洛遺址中也看到了類似的綠松石採購模式——阿茲特克遺址的人們從附近的礦床獲得了大部分綠松石,而鮭魚遺址的居民則從西部尋找綠松石。此外,他們發現猶他州南部鷹眼觀察哨和內華達州南部莫阿帕山谷的普韋布洛人從附近和遙遠的礦床都採購了綠松石。
赫爾說,這些發現表明,普韋布洛人的長途貿易路線不僅僅用於單向運輸貨物——尤其是綠松石。
該團隊現在正著眼於進一步繪製藍綠色礦物在美國西南部的移動路線圖,希望能更多地瞭解那些渴望綠松石並參與大型貿易網路的各個群體。他們還希望使用他們的新技術來調查其他國家(如墨西哥、智利和阿根廷)綠松石人工製品的地理來源。
這項研究將於五月份發表在《考古科學雜誌》上。
關注 Joseph Castro 的 Twitter。關注我們 @livescience、Facebook & Google+。原始文章釋出於 Live Science。
版權所有 2014 LiveScience,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