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科爾維納灣石首魚交配時,它們在發出聲音方面毫不羞澀。每年,該物種的整個種群都會聚集在墨西哥海岸附近產卵。像蟋蟀、蟬和青蛙一樣,雄性石首魚會發出砰砰的求愛之歌,這很可能是吸引雌性的訊號。結果產生的水下喧囂被證明是有史以來記錄到的分貝最高的魚類噪音,甚至可以與鯨魚的歌聲相媲美——使其成為海洋中自然產生的最響亮的聲音之一,根據去年 12 月發表在《生物學快報》上的一項研究。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漁業生態學家布拉德·E·埃里斯曼說:“起初,我們以為我們的裝置壞了。“沒有人預料到魚會如此響亮。”
埃里斯曼和他的同事前往科羅拉多河三角洲,該三角洲注入科爾特斯海。只有在這裡,科爾維納灣石首魚才會來產卵,可能是因為三角洲高達 25 英尺以上(8 米)的極端潮汐有助於將它們的受精卵衝入大海。研究人員使用回聲測深儀(聲納裝置)和水聽器(水下麥克風)測量了魚發出的聲音。根據發聲,他們估計在一個產卵高峰日,河道 17 英里(27 公里)的範圍內有多達 150 萬條魚。科學家表示,總人口可能要高得多。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致謝:阿曼達·蒙塔內斯;來源:“值得拯救的聲音:大規模魚類產卵聚集體的聲學特徵”,作者:布拉德·E·埃里斯曼和蒂莫西·J·羅威爾,刊登於《生物學快報》,第 13 卷,第 12 期;2017 年 12 月
超過 1,000 種魚類會發出聲音,但研究人員發現科爾維納灣石首魚獨樹一幟。在 177 分貝時,單條石首魚的求偶叫聲比站在搖滾音樂會舞臺旁的聲音還要大。這種噪音非常強烈,可能會損害其他捲入其中的海洋動物的聽力。英格蘭埃克塞特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和魚類生態學家斯蒂芬·辛普森說:“這篇論文很紮實,研究結果令人信服。”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科爾維納灣石首魚年復一年地聚集在同一個河口繁殖的事實使它們極易受到過度捕撈的影響。埃里斯曼說:“許多魚類由於這種驚人的聚集產卵行為而受到嚴重開發和瀕危。”在刺網和拖網的時代,群體產卵的進化優勢可能會自相矛盾地危及物種的生存。——瑞秋·努維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