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利馬——當一位退休漁民打電話報告說,大約有1500只海豚被衝上秘魯北部海岸死亡時,獸醫卡洛斯·亞彭的第一反應是“這不可能”。
但當亞彭上週前往海岸時,他在135公里長的海岸線上數到了615只死亡的海豚。
現在,根據志願者的統計,死亡人數可能高達2800人。秘魯的大規模海豚死亡事件是全球有史以來報告的最大規模之一。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種從1月份開始的擱淺事件,是一個可能永遠無法解開的海洋謎團。專家說,原因可能是石油勘探測試的聲學衝擊,或者是一種未知的病毒或其他病原體。秘魯的海洋研究很少進行,即使在美國,自1991年以來發生的55起海洋哺乳動物擱淺事件中,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已將29起歸類為“未確定”。
亞彭檢查的約20只動物都顯示出中耳出血和耳周骨骨折、肺部損傷和血液中的氣泡。對他來說,這表明一次重大的聲學衝擊造成了損傷,但不是立即死亡。大多數海豚顯然在擱淺時還活著,或者是在不久前死亡的。
“這種動物會迷失方向,會感到劇烈的疼痛,並且必須非常努力地呼吸,”他談到這些傷害時說。
其他專家表示,沒有足夠的證據得出結論。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悉尼海洋科學研究所的研究科學家彼得·羅斯說,壓力或有毒汙染物會使海洋哺乳動物更容易感染病毒等病原體。
在一次大規模死亡事件中,“可能存在一個確鑿的證據,但我們經常發現這是兩到三個或四個因素造成的,”羅斯說。他是世界上研究有毒汙染物對海洋哺乳動物影響的頂尖專家之一。
永續性有機汙染物,如多氯聯苯或多氯聯苯、農藥滴滴涕、二噁英和阻燃劑,會在魚類體內積累,並且隨著它們沿著食物網向上移動到海豚、海豹和海獅等頂級捕食者時,濃度會增大。
對齧齒動物和從海洋哺乳動物身上採集的細胞進行的實驗室研究表明,多氯聯苯和二噁英“具有很強的免疫毒性,”羅斯說。“免疫系統對環境汙染物的暴露非常敏感。”
羅斯說,免疫系統較弱的動物可能更容易受到噪音或氣候變化造成的壓力,或者更容易感染鉤端螺旋體病、布魯氏菌病或犬瘟熱等疾病。
科學家表示,多氯聯苯和滴滴涕造成的免疫抑制是 20 世紀 80 年代末和 90 年代初,包括大西洋沿岸和地中海的海豚以及北歐的海豹在內的幾次海洋哺乳動物死亡事件的原因之一。
總部位於利馬的海洋動物保護科學組織(ORCA)的創始人亞彭表示,他不知道秘魯海洋哺乳動物的汙染物研究。他儲存了一些擱淺海豚的組織樣本,但 ORCA(一個主要由志願者組成的組織)尚未安排分析。
秘魯整個海岸都是沙漠,沙灘上點綴著半島懸崖和小型漁村。亞彭說,在一次沿海旅行中,他最初每隔150米數到幾隻海豚,然後每隔10或20米就數到幾隻。
1月21日,在皮烏拉(北部海岸,緊鄰厄瓜多邊境以南)首次報告了24只死亡海豚——3月10日,一個海洋沿海保護區的工作人員也在同一地區報告了1500只死亡海豚。3月21日,在皮烏拉又數到了416只。在2月和3月,在皮烏拉以南的蘭巴耶克地區的沙灘上發現了870多隻海豚。
由於情況仍在發展,它可能最終成為有史以來報告的最大的海豚死亡事件。
1987年和1988年,大約有700只瓶鼻海豚在新澤西州到佛羅里達州的大西洋沿岸死亡。這可能使沿海種群減少了50%以上。科學家們得出結論,這些感染了細菌和病毒的海豚,免疫系統受到了抑制。
然後,在 20 世紀 90 年代初,大量條紋海豚(估計有數千只)在地中海死亡,始於西班牙。一種麻疹病毒的感染顯然是原因,但由於死亡海豚體內的汙染物濃度高於倖存的海豚,因此也懷疑存在免疫抑制。
在秘魯,有兩種物種擱淺。大約 90% 是長喙普通海豚 (Delphinus capensis),它們在靠近水面的地方游泳,可能從中美洲向南遷徙,以享用富含營養的秘魯沿岸洪堡洋流中豐富的魚類。
其餘的是布氏鼠海豚 (Phocoena spinipinnis),這是一種深水物種,它們會移動到靠近水面的地方產崽。亞彭記錄的所有布氏鼠海豚都是懷孕或哺乳期的雌性或幼崽。
亞彭擔心海豚體內的病原體或汙染物可能對沿海漁村的居民構成健康風險,他們一直在從屍體上割肉食用。
羅斯說,如果他們避開鯨脂,他們將避開大部分有毒化學物質,但如果擱淺是由於疾病造成的,他們可能會有感染的風險。
在最近生病和死亡的瓶鼻海豚被衝上路易斯安那州海岸後,美國海洋能源管理局(BOEM)命令一家石油和天然氣勘探公司暫停地震測試——該測試使用氣槍繪製海底碳氫化合物礦床圖——直到5月,那時產崽季節結束。
在海豚擱淺的秘魯海岸附近有幾個正在勘探的石油租約,但尚不清楚是否正在進行地震測試。持有租約的Savia Peru的辦公室週四關閉,當天是秘魯的國定假日。
總部位於休斯頓的BPZ能源公司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該公司自2月初以來一直在距離發現海豚地點數百公里以北的近海地塊進行地震測試。
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一個敦促BOEM限制地震測試的環境組織)的高階政策分析師邁克爾·賈斯尼說,氣槍可以對海洋哺乳動物產生“無數的影響”。
雖然對聲納的影響的分析多於地震測試,但研究已將海洋中的巨大噪音與海洋哺乳動物的耳朵和器官損傷聯絡起來。聲音還會改變潛水模式等行為——這會導致減壓病或“彎曲病”——或將它們趕到離岸邊更近的地方,如果它們迷失方向,它們可能會在那裡擱淺。
賈斯尼說,“在錯誤的時間和錯誤的地點出現大量聲音會導致大規模擱淺。”
環境組織曾多次提起訴訟,挑戰美國海軍在軍事演習中使用聲納,理由是聲納會改變海洋哺乳動物的行為並導致擱淺。目前還沒有關於是否在秘魯海岸附近使用聲納的資訊。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海洋聲學專案的前主管布蘭登·索索爾說,如果噪音是秘魯事件的罪魁禍首,那麼聲納可能比地震測試更可能成為罪魁禍首。他說,秘魯擱淺事件的特徵對於與聲學相關的擱淺來說將是“不典型的,但並非不可能”。
即使聲納是一個因素,這些傷害也可能不是直接由聲音的影響造成的。“動物可能會以一種產生一系列生理效應的方式做出反應,”索索爾說。
本文最初發表於《環境健康新聞》,該新聞來源由非營利性媒體公司環境健康科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