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世界珊瑚來說,今年是黯淡的一年。生態學家驚恐地看到,異常溫暖的海洋溫度導致珊瑚“白化”,或者排出為其提供大部分食物的共生藻類。其結果是從太平洋的吉里巴斯到印度洋的馬爾地夫的珊瑚礁都遭受了死亡和破壞。
由於即使氣候變化得到緩解,這種情況預計也會更頻繁地發生,研究人員正在加倍努力確定哪些因素可以使珊瑚礁在惡劣條件下具有復原力。本週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分析指出了一些答案。
這項研究確定了15個“亮點”,這些地方的生態系統比研究人員預測的要好得多。其中包括無人居住、未捕撈的地區,如印度洋的查戈斯群島,以及靠近城鎮且有捕魚活動的地方,如太平洋的吉里巴斯和索羅門群島。該研究還指出了35個“暗點”,這些地方的情況出奇地差,如牙買加的蒙特哥灣和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之間的豪勳爵島。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共同因素
研究團隊由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湯斯維爾珊瑚礁研究卓越中心研究珊瑚礁系統的社會科學家約書亞·辛納領導,其分析基於描述了2500多個珊瑚礁狀況的資料。研究人員使用了珊瑚礁的棲息地、深度、附近人口和捕魚量等資訊來模擬每個地點可以生存的魚的數量。
亮點具有幾個共同特徵,包括當地對資源管理的高度參與、對當地海洋資源的高度依賴以及保護性的文化禁忌——例如禁止外來漁民進入當地村莊。
辛納的研究還表明,城市中心的臨近是海洋系統變化的關鍵驅動因素。它可能會破壞那些表面看起來表現良好的珊瑚礁系統,例如夏威夷西北群島的某些地點,這些地點是管理良好的海洋保護區的一部分,但仍被歸類為暗點。
“海洋保護區永遠不夠,”辛納說,他於6月6日在倫敦由中美洲加勒比海洋研究所組織的一次會議上展示了他的研究結果。相反,他說,保護區的建立和維護應與其他減少珊瑚礁威脅的努力相結合。
紐約環保組織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海洋保護科學家艾米麗·達林稱這項研究令人印象深刻。“這絕對是一種將生態和社會資訊結合在一起的新方法,並將人類健康和發展的方法與保護聯絡起來,”她說。“確定哪些條件會產生亮點對於珊瑚礁保護和可持續漁業來說是非常有希望的。”
尋找解決方案
辛納的研究是上週會議上提出的一些珊瑚研究之一,該會議旨在動搖研究珊瑚的科學家群體,並促進為避免這些生態系統衰退而採取的解決方案。
詹姆斯庫克大學珊瑚礁中心主任特里·休斯表示,2016年的白化事件為研究人員提供了新的動力去尋求解決方案。“他們看到的破壞程度是他們以前從未見過的。”
他認為,目前促進珊瑚礁可持續性的方法正在失敗。即使是普遍認為世界上管理最好的珊瑚礁生態系統的澳大利亞大堡礁也正在遭受破壞。休斯中心於5月30日釋出的最新估計表明,今年的白化現象已經導致大堡礁北部和中部84個調查點的35%的珊瑚死亡。
英國班戈大學研究偏遠珊瑚礁的加雷思·威廉姆斯在會上表示,目前正在審查中的建模工作表明,即使世界設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到2030年,許多珊瑚礁每年都會發生白化現象。珊瑚可以從輕度到中度的白化中恢復,但嚴重的白化是致命的,反覆的白化可能會長期導致生態系統的劇烈變化。“我不認為我們能拯救所有珊瑚礁,”威廉姆斯說。“有些珊瑚礁註定要消失。投資於這些珊瑚礁將是浪費時間和資源。”
必要的改變
參加會議的許多人一致認為,研究界需要從編目珊瑚礁的衰退轉向尋找鼓勵其適應氣候變化的方法。
“在過去的25年中,我們袖手旁觀,試圖瞭解正在發生的事情,並眼睜睜地看著全球的珊瑚礁死亡,”位於開曼群島的中美洲加勒比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主管凱莉·曼弗裡諾說,該研究所組織了這次會議。她告訴聽眾,現在需要的是“建立一條新的路線圖,可以為我們帶來未來”。
會議的與會者、佛羅里達大學蓋恩斯維爾分校自然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湯姆·弗雷澤表示,令人鼓舞的是,一些珊瑚礁已被證明能夠適應人類引起的變化,或從白化或氣旋等干擾中恢復過來。
“這些都是亮點,為未來提供了希望,”弗雷澤說——並補充說,社會因素,如行為改變和海洋系統的創新治理,對於拯救珊瑚礁“絕對至關重要”。
本文經許可轉載,最初於2016年6月15日首次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