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一塊火星隕石中的化學物質,曾經被認為是古代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證據,但更有可能是熱、水和化學反應的產物。來自華盛頓卡內基研究所和挪威奧斯陸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將這塊四磅(兩公斤)重的地外岩石 ALH84001 與地球火山物質樣本進行比較後得出了這一結論,並發現了一種匹配的礦物質模式,該模式與快速加熱和冷卻後產生碳化合物的化學過程相符。
儘管這項研究不支援火星上存在生命,但研究人員表示,它表明一些生命的化學前體——至少就我們所知——在大約 45 億年前就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存在。
隕石 ALH84001 於 1984 年在南極洲的艾倫山被發現,研究人員認為,在另一顆隕石撞擊火星表面並將其濺射到太空後,這塊隕石在大約 35 億至 40 億年前撞擊了地球。美國宇航局的研究人員在 1996 年引發了國際頭條新聞,當時他們發現了多環芳烴(在活細胞中發現的多環碳分子)的痕跡,以及其他可能的生命跡象,這些痕跡位於 ALH84001 表面裂縫處。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釋出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最初,人們對這些化合物可能代表火星微生物痕跡感到興奮,但隨著研究人員提出了隕石獨特特徵的其他可能解釋,這種興奮在一兩年內逐漸消退。
“過去缺失的是火星是否能夠自行進行有機化學反應,”卡內基地球物理學家安德魯·斯蒂爾說,他是這項新研究的負責人。為了找出答案,他和他的同事檢查了從 ALH84001 不同深度採集的樣本中 0.1 毫米碳球的化學成分。他們識別出圍繞菸灰球排列的磁鐵礦(氧化鐵)環,其排列模式與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火山噴出的火山岩中的模式相同。
研究人員的結果發表在 2007 年 9 月號的《隕石學與行星科學》雜誌上,他們將這種模式歸因於已知的化學反應,即強加熱後快速冷卻導致二氧化碳在水中重新排列成更復雜的分子,其中氧化鐵充當催化劑。他們指出,當 ALH84001 從火星噴射出來時,可能會烹製出更多的碳分子。
“這個過程可能正在製造大量的生命物質,而無需任何生物的幫助,”美國宇航局行星科學部的天體生物學高階科學家約翰·魯梅爾說,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補充說,這意味著那裡可能仍然有生命等待被發現。
斯蒂爾說,研究結果為解釋未來對火星表面的化學研究奠定了基礎,例如火星科學實驗室漫遊車任務計劃於 2009 年秋季開展的實驗。“如果你在火星上發現複雜的有機物質,那不一定意味著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