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可以等待。關於在其他世界建立定居點的疑問

在可預見的未來建立永久性火星定居點意義不大。這樣做的最弱理由也是最強理由——而且不是好事。

Illustration of astronaut on planet Mars, looking at a martian colony

隨著地球上日益加深的動盪,夢想著移居火星可能會為我們日常的困境提供一個令人愉快的喘息機會。抓住對遙遠地方更美好生活的承諾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當特別是關於火星的白日夢變成現即時,景象變得不那麼令人愉快。像火星這樣荒涼、充滿敵意的星球能帶來什麼希望呢?就太陽系而言,我們已經居住在天堂裡了。

儘管如此,火星仍在議程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的阿耳忒彌斯計劃最終目標是在未來幾十年讓人類在火星土壤上插上旗幟。中國計劃執行火星取樣返回任務,印度計劃在2024年向那裡發射另一顆軌道飛行器。甚至地球上最新的太空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也曾開玩笑說要在火星上度過他的最後幾年,顯然打算讓人類成為一個多行星物種。

關於火星最瘋狂的計劃——在可行性的邊緣——包括在另一個星球上永久定居一百萬人。像任何涉及將人類送入外太空的任務一樣,這樣的努力將極其危險和昂貴。一些設想是將一大群人送往火星表面永久居住,這將需要火箭每次運輸100公噸貨物或150名乘客直接降落在火星表面。在一個世紀內使紅色星球達到一百萬居民,大約需要7000次客船航行以及超過50000次食品貨運航班(更不用說機械、元件和其他物資的運輸航班了),這隻有在每兩年開啟一次的發射視窗期間才可行。即使有如此巨大的開支,火星移民的生活仍然會非常受限和危險。因此,你需要一個非常充分的理由來進行這種大規模的定居。畢竟,這不僅僅是一個工程挑戰,也是一個倫理挑戰。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迅速發展的太空倫理文獻討論了太空擴張主義的幾個理由,例如,新的科學知識和發現人類的長期生存經濟效益靈感冒險。這些理由中的任何一個能夠證明在火星上建立永久定居點的成本、風險和危險是合理的嗎?坦率地說,不能。雖然其中大多數理由由於各種原因而失敗,但唯一合適的理由也太弱,無法證明這樣一項事業是合理的。

實地研究火星可能會揭示重要的科學發現,例如火星上已滅絕或現存的生命。因此,科學為前往火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理由——但不是為了永久定居。對於大多數科學探究來說,一個小的前哨站就足夠了。此外,更大規模的定居活動直接與一些科學目標相沖突。大量的人口,透過居住和挖掘,可能會汙染研究物件並干擾研究。

從表面上看,人類的長期生存似乎為在火星上建立永久定居點提供了一個堅實而崇高的理由。然而,為了使火星定居點真正緩解滅絕風險,它必須充分自給自足。這在短期內不太可能實現,而且我們可能沒有時間等待。相反,對全球糧食安全、流星或彗星偏轉、大流行病防範和全球和平的投資似乎比在地球之外建立定居點更具成本效益。此外,一些風險可能會跟隨我們到火星,例如流氓人工智慧,這意味著在火星上建立定居點並不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總體的滅絕風險。因此,雖然從長遠來看,保護人類可能為在其他星球上定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理由,但它並沒有給我們一個緊迫的理由。

火星的經濟前景似乎也很誘人,但它可能被證明是虛假的。就目前而言,行星際旅行和在深空作業都太昂貴了。大多數經濟機會在離地球更近的地方兌現會更好。例如,開採月球或近地小行星可能比火星或小行星帶更具成本效益。旅遊業或太空製造業可能也適用。此外,火星上的工業可能會危及科學目標。因此,如果我們既想要火星的科學效益又想要經濟效益,那麼科學應該先行,商業隨後

在火星上定居也可以為定居者和地球上絕大多數安全的人提供靈感。即便如此,目前尚不清楚它是否具有足夠的啟發性,值得這樣做。人們當然可以講述關於在火星上定居如何幫助我們避免社會停滯並提供新的精神啟示和富有成效的政治和哲學思想的奇特故事,但這聽起來很像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或信仰行為。此外,前往火星的巨大成就可能會證明是鼓舞人心的,但不清楚我們是否需要一百萬人在那裡才能獲得這種靈感;最初的四對左右的靴子踏上火星就可能奏效。回顧登月,最初的幾次登月吸引了極大的關注,但隨後的阿波羅任務的興趣很快消退,每日問答節目的收視率更高。火星也可能發生同樣的情況。

最後,前往火星的一個顯而易見的理由是純粹的冒險的確,非凡的冒險和刺激將等待那些勇敢的在火星上定居的個人。與其他理由不同,冒險在達到一定程度後不會變得多餘。對於更多的人來說,總會有更多的冒險,而其他理由可以透過風險較低且成本較低的努力來實現,例如小型科學前哨站。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使得冒險成為在火星上建立一百萬人社會的理由中最強烈的理由。當然,質疑為了像冒險這樣輕浮的理由是否可以證明在紅色星球上建立永久定居點的巨大努力是合理的,是恰當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在火星上定居的最強理由也是最弱的理由。

與火星定居點相比,我們可以用更少的風險和費用來實現其他目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經提出了多個小型探索任務設計。鑑於安全地將人類送往火星的高成本,這些任務都沒有被執行。然而,載人任務,以及可能在火星軌道或地表的空間站,再次被計劃用於繼續阿耳忒彌斯計劃。在當前太空技術的前沿,這比將一百萬人送往火星現實得多。

夢想著火星可能是有價值的,並且引發了許多領域的討論和研究。然而,也許在目前,它應該仍然只是一場夢。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