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狂熱:高度提純的大麻可能對使用者構成風險

初步研究揭示了高濃度大麻的有害影響,但因果關係仍不明確

marijuana

在過去十年中,哥倫比亞特區以及阿拉斯加州、科羅拉多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將大麻的娛樂/醫療用途合法化;其他 19 個州也允許將該藥物用於醫療目的。

©iStock

在街頭,它因其濃烈、刺鼻的氣味而被稱為臭鼬。但這種大麻的強烈之處不僅僅在於氣味。這些越來越受歡迎的菌株含有高濃度的四氫大麻酚 (THC),大麻中主要的精神活性物質,可引起欣快感。幾項新的研究注意到大麻效力的迅速提高,並對使用者構成的風險提出了質疑。

根據最近在2015 年美國化學學會會議上發表的一項分析,科羅拉多州銷售的大麻樣品中四氫大麻酚的含量已達到 30%。哈佛醫學院精神病學榮譽副教授、美國醫用大麻的教父萊斯特·格林斯彭 (Lester Grinspoon) 說:“我 1966 年開始研究大麻時,四氫大麻酚的含量為 3% 到 6%。大麻的商業化發展令我驚訝——種植大麻的人正試圖獲得四氫大麻酚含量越來越高的菌株。” 這種趨勢在歐洲國家也很明顯。在一份最近的報告中,研究人員發現,過去 20 年裡,丹麥街頭出售的四氫大麻酚濃度增加了兩倍,平均達到 28%。

人們對大麻的態度也在迅速改變。在 20 世紀 60 年代的調查中,只有 12% 的人支援大麻合法化,現在,超過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為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世界中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50% 的人表示贊成。在過去十年中,哥倫比亞特區以及阿拉斯加州、科羅拉多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將大麻的娛樂/醫療用途合法化;其他 19 個州也允許將該藥物用於醫療目的。隨著越來越多的州和國家,例如加拿大英國,考慮效仿,倡導者和批評者正在就潛在的風險和回報展開激烈的辯論,特別是在高度提純的大麻日益普及的情況下。但證據模糊不清,即使在科學界內部,對於大麻會對使用者的大腦和精神健康造成多大的危害也缺乏共識。

除了四氫大麻酚外,引起研究人員注意的大麻的另一個主要成分是大麻二酚 (CBD),科學家們已將其與抗精神病特性聯絡起來。四氫大麻酚和 CBD 不僅具有相反的作用,而且四氫大麻酚含量較高的大麻往往含有較少量的 CBD。卡爾加里大學的大麻素神經藥理學家馬修·希爾說:“CBD 和 THC 之間的關係是獨一無二的,因為產生 THC 所需的生物過程會拮抗 CBD 的產生。”

對大腦的損害?
上個月發表在《心理醫學》上的一篇文章中,倫敦國王學院和羅馬大學薩皮恩扎分校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神經影像學研究,以評估大麻使用對胼胝體的影響,胼胝體是大腦中最大的白質集合,包含促進兩個半球之間交流的纖維。他們發現,與使用低強度大麻或根本不使用大麻的人相比,使用高濃度大麻(四氫大麻酚含量高而 CBD 含量低的菌株)的人,這個結構受到負面影響。此外,有和沒有既往精神病發作的人的變化相似。哈佛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伊登·埃文斯(未參與該研究)說:“我認為這增加了我們對大麻可能在大腦中造成的潛在影響的瞭解。” “這是一項小規模研究,我希望看到更大規模、更具控制力的研究來控制相互作用,但就其規模而言,這項研究做得很好。”

儘管具有挑釁性,但一些研究人員告誡不要妄下結論。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生物學教授瑪格麗特·哈尼(也未參與該研究)說:“我們不知道這些變化是在開始使用大麻之前就存在的,還是之後才出現的。” 這種情況是有可能的,因為該研究是橫斷面研究,比較的是非使用者和使用者,而不是每個使用者在使用前後的影響。批評者還指出了在解釋這項研究時需要考慮的其他變數。希爾說:“他們沒有區分大麻使用者和非使用者之間的酒精使用情況和其他藥物使用情況,而且你很容易看到多種藥物同時產生的影響。” 不過,儘管沒有報告,研究人員斷言他們確實考慮了其他藥物的使用情況。國王學院的高階研究員、該研究的合著者蒂亞戈·雷斯·馬克斯說:“與高濃度使用者相比,低濃度和非使用者在飲酒量或攝入量和藥物使用方面沒有差異,但本文中沒有報告這項分析。”

先前的研究已證明,在解釋大麻對大腦的影響時,這些混雜因素的重要性。例如,2014 年發表在《神經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告說,大麻使用與大腦中與獎勵處理相關的結構的變化有關。這種效應是劑量依賴性的,這意味著一個人使用的大麻越多,他們的大腦中出現的變化就越明顯。在2015 年發表在同一雜誌上的一項後續研究中,另一組研究人員發現,一旦控制了飲酒、性別和年齡等變數,使用者和非使用者之間的差異就消失了。

儘管如此,當前研究的結果引起了許多新聞媒體的關注,其中一些媒體聲稱使用高濃度大麻會導致大腦損傷。薩皮恩扎大學的神經科學家、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西爾維婭·裡古奇說:“當然,根據定義,相關性並不意味著因果關係。” “然而,我們小組之前的研究表明,在那些使用更頻繁的人和那些使用四氫大麻酚含量較高的大麻的人中,患精神病的風險更高,並且發病時間更早。”

引發瘋狂的原因
在今年早些時候發表於《柳葉刀精神病學》的一項研究中,倫敦國王學院的同一組研究人員對倫敦 780 名 18 至 65 歲的人進行了評估,並報告說,24% 的新精神病病例與使用高濃度大麻有關。雖然這是首次研究高濃度大麻與精神病之間聯絡的研究之一,但研究人員發現使用大麻,尤其是四氫大麻酚,會產生急性精神病症狀,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它增加了患精神分裂症的風險。埃文斯說:“在頻率和效力方面,絕對存在一致的關聯、劑量依賴性反應,並且存在生物學上的合理性。” “有大量的證據表明,大麻是精神病的可預防危險因素。”

然而,大麻與精神病之間的聯絡一直是科學界激烈爭論的問題。研究人員認為,有充分的理由懷疑這種聯絡的因果關係。有兩種可能的替代方案:易患精神分裂症可能會增加使用大麻的可能性,或者第三個變數可能會使人們更有可能使用大麻並患上精神分裂症。例如,先前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和大麻都具有遺傳人口統計學風險因素,例如社會經濟地位低下。

批評者還指出,迄今為止的所有研究都是相關的。但這並不能立即排除因果關係的可能性。畢竟,儘管吸菸和癌症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聯絡,但還是花了一項針對 30,000 多名英國醫生的研究才確認了因果關係。

哈尼說,大麻導致精神病的比值比(即暴露導致某種結果的可能性)遠低於吸菸和癌症的比值比。“菸草吸菸與精神分裂症之間也存在關聯,而且比大麻使用更強,”哈尼說。“如果這種關係是因果關係,那麼它只是一個很小的影響,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近年來精神分裂症的發病率沒有急劇上升。”

哈尼和埃文斯都認為,從生物學上來說,大麻,尤其是在年輕時使用,可能會增加出現負面精神病後果的可能性。發育中的大腦在前額葉皮層(受精神分裂症影響的關鍵大腦區域)中具有大量的 1 型大麻素 (CB1) 受體,四氫大麻酚與該受體結合以發揮其作用。哈尼說:“我認為,由於兒童的大腦正在發育,所以他們根本不應該吸食大麻,但我對將一切都歸咎於大麻持極其謹慎的態度,因為可能還有許多其他解釋。”

為了真正確定大麻是否會導致這種影響,科學家需要長期追蹤大量個體在使用藥物前後發生的變化。目前正在努力進行這種型別的研究——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最近資助了多中心青少年大腦認知發展研究,該研究計劃招募 10,000 名兒童,在他們開始使用藥物之前,並跟蹤他們 10 年,以評估使用大麻、菸草和其他藥物的短期和長期影響。

撥開迷霧
研究發現,大麻會損害認知功能,如記憶力,並且越來越被認為是成癮物質,尤其是在青少年中。 仍有許多問題有待解答,但嚴格的監管和資金短缺對開展必要的研究構成了巨大障礙。 美國緝毒署仍然將大麻歸類在其最嚴格的“一級管制”類別中,這給想要研究其影響的研究人員帶來了嚴格的規定

與此同時,科學家們一致認為,最好避免使用高強度的大麻。 除了潛在的長期危害外,初次使用者如果攝入高劑量的四氫大麻酚(THC),尤其容易出現諸如恐慌或焦慮發作等不良反應。 但即使知道產品的效力,消費者也可能無法總是得到他們想要的。 由於州和聯邦層面法律的競爭,各州和地區之間的監管質量差異很大。 雖然大多數醫療和娛樂產品都要求貼上四氫大麻酚的效力標籤,但它並不總是準確的——今年6月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在研究人員評估的75種食用大麻產品(來自47個不同品牌)中,只有17%準確地標明瞭其四氫大麻酚含量。

在實驗室和家庭中,大麻仍然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大麻是科學家中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比任何其他藥物都更具爭議性,”哈尼說。“隨著醫療和娛樂用大麻合法化的增加,我們正在進行一場巨大的社會學實驗,並且存在很多[潛在的危害],但我不太擔心精神分裂症發病率的大幅增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