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翻轉大腦中的食慾開關

神經元釋放的激素髮生變化會引發突然的飢餓感

加入我們科學愛好者的社群!

吸食大麻可能會引發對薯片的渴望,但瞭解它如何影響飢餓感,不僅與那些沉迷於此的人有關。這種藥物為尋求刺激或抑制食慾的科學家提供了一個成熟的目標:遍佈全身細胞的 CB1 受體。

當被止吐藥屈大麻酚(也是大麻(Cannabis sativa)的成分之一)啟用時,CB1 會促使釋放促進食慾的激素。抑制其活性被認為有助於減肥。但是,受體抑制或激發食慾的機制尚未完全瞭解。

現在,耶魯大學紐黑文分校的神經科學家塔馬斯·霍瓦特和他的同事在《自然》雜誌上報道說,被稱為促黑素細胞皮質激素原 (POMC) 神經元的神經細胞在這個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POMC 通常被認為可以促進飽腹感,但霍瓦特的團隊發現,大腦中的 POMC 神經元不僅會釋放一種抑制飢餓感的激素,還會釋放一種促進食慾的激素。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哪種激素被分泌受到細胞線粒體中一種蛋白質的調節,線粒體是調節能量水平的結構。當 CB1 受體被啟用時,這種線粒體蛋白會誘導 POMC 從分泌抑制暴食的物質轉為分泌鼓勵暴食的物質。

博洛尼亞大學研究大麻素多年的神經科學家烏貝託·帕戈託表示,這一發現很有趣。“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不同的起點來研究 CB1 受體和線粒體,”他說。

態度轉變
對操縱大麻素系統以調節食慾的研究再次受到青睞,此前多年來一直缺乏支援。大麻的使用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這意味著“人們開始將研究[大麻素]及其加工方式視為一種自然而有益的事情來追求”,霍瓦特說。他補充說,最大的障礙不是法律地位,而是製藥公司在針對 CB1 的減肥藥物出現問題後,對資助此類工作持謹慎態度。

例如,2008 年,賽諾菲-安萬特在研究表明減肥藥與抑鬱症有關後,被迫撤回了利莫那班。因此,包括默克、輝瑞和阿斯利康在內的製藥公司停止了對類似化合物的研究。其中一些潛在的治療方法正處於開發的後期階段,撤回它們可能使該行業損失了數十億美元,位於巴吞魯日彭寧頓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的肥胖研究員史蒂文·海姆斯菲爾德估計,他曾參與默克的 CB1 藥物塔拉納班的研發。

“直到最近,我與之交談的許多人都感嘆,很難獲得資金來進行這項研究,”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在馬里蘭州貝塞斯達的大麻素和食慾專家喬治·庫諾斯說。但一些公司重新燃起了興趣。一種可能的方法是僅針對周圍神經系統中存在的受體,從而避免抑制大腦中 CB1 的精神副作用。

但是,關於人體如何處理大麻素,仍然有很多未知數,庫諾斯說。例如,像霍瓦特的團隊那樣,用藥物啟用 CB1,可能會與用人體自然產生的大麻素刺激它時產生不同的反應。

“這是一項高質量的工作,與正在進行的研究非常吻合並且有所補充,”帕戈託說,“但是如何實際應用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5年2月18日首次發表

First published in 1869, Nature is the world's leading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journal. Nature publishes the finest peer-reviewed research that drives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and is read by thought-leaders and decision-makers around the world.

More by Nature magaz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