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結構圖顯示移民是“我們”而不是“他們”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達特茅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移民的定居地點以及他們在整個美國的分散情況,更多地與家庭關係有關,而不是與經濟因素有關。在一項基於家庭而不是個人的移民地理比較研究中,教授馬克·埃利斯和理查德·賴特發現,在其他因素中,世代狀況而非收入對移民分散的影響最大。該團隊的研究結果發表在本週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不僅挑戰了目前跟蹤戶主的的人口分析方法,而且揭示了這樣做的社會、政治和經濟影響。

與之前使用時間和年齡等標記來生成個體移民定居模式的研究人員不同,埃利斯和賴特是一群越來越多的,在考慮物理位置的同時考慮社會和經濟變數的人口統計學家之一。該團隊認為,忽略包含美國出生和外國出生成員的家庭的複雜性,會誇大他們之間的細微差異,並對移民的同化產生更悲觀的看法。例如,如果比較美國出生的戶主和移民戶主的房屋擁有率,結果會顯示美國出生的養家餬口者擁有更高的擁有率。但是,如果再次計算房屋擁有率,同時考慮到可能存在移民的房屋,例如並非戶主的配偶,那麼移民的房屋擁有率將會上升。

為了理清這些差異,埃利斯和賴特根據移民在家庭中的存在情況,確定了七種不同的家庭型別——例如,家庭中的戶主代表第二代移民。除了一個家庭類別外,所有其他類別都透過該人的存在或透過外國出生的父母的存在,直接或間接地與移民聯絡在一起。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生活在這些不同境況中的人數差異很大:在美國,有1200萬人住在只有移民的家庭中,但有2300萬人住在移民/第二代家庭中。瞭解這種混合情況可以為擁有更多隻有移民家庭的州提供更有用的資料,這些州的成員在試圖融入社會時可能需要克服更大的文化和語言障礙。相反,在移民與美國出生的家庭一起生活的州,經濟和情感成本由家庭承擔。“家庭為移民緩解了對美國生活的適應。當這些移民家庭跨越幾代人時,尤其是當他們包括第三代或以上的人時,這種適應將會加快,”埃利斯評論道。

與跟蹤個體移民的地圖相比,繪製的七個家庭類別中的每一個都顯示了不同的美國定居模式。例如,僅關注個體移民的地圖顯示,如果這些群體按照每個州人口比例均勻分佈在全國各地,那麼美國大部分地區的移民人數將不到現有數量的一半。但是,跟蹤包含第二代和第三代移民(有一位或多位外國出生的父母)的家庭的地圖顯示,許多州都有大量與第一代親屬有聯絡的家庭。研究人員發現,例如在洛杉磯,與僅包含第一代移民的家庭相比,混合血統的家庭不太可能居住在具有民族特色的社群中。

並非該國每個大都市區都能獲得如此詳細的資訊,因此,研究人員仍然對全國各地移民居住安排的差異原因存在疑問。但是,他們在報告中寫道,“明智地使用社會地理工具可以展示移民構成“我們”而不是“他們”的一些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