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疫情爆發相隔近兩個世紀——一次始於四年前的這個月,另一次則發生在1832年夏天——但它們在其他方面卻驚人地相似,這些相似之處為今天的公共衛生官員提供了一些教訓。一種新的傳染性病原體,霍亂,被引入到一個生活在擁擠和不衛生的條件下的島嶼人口中,導致數千人死亡。最近的疫情,當然,發生在貧困的島國海地。而早期的疫情則在北部2400公里處的曼哈頓島發生。透過敘事式的互動地圖,“霍亂地圖:兩個城市的故事”展示了兩次疫情爆發的殘酷路徑。
導致霍亂的水傳播細菌病原體,霍亂弧菌,很可能是隨著來自尼泊爾的聯合國維和人員抵達海地的,他們的營地將汙水排放到一條流入該國最大河流阿蒂博尼特的溪流中。1 細菌向南蔓延到首都太子港,在那裡,由於缺乏可靠的清潔飲用水和衛生系統,稠密的城市人群已經遭受了2010年1月發生的7.0級地震的重創。海地一個多世紀以來沒有接觸過霍亂——所以人口
甚至沒有獲得對感染的有限免疫力。在九個月內,海地的霍亂受害者人數超過了世界其他地區的總和。2 檢視全屏互動。互動由丹·麥卡里製作。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國際人道主義非政府組織無國界醫生組織(MSF)率先對海地的疫情做出了國際響應,治療了超過一半的報告病例。“霍亂地圖”使用了無國界醫生組織收集的關於數千個病例的GPS資料,以及我進行的多年報道,以記錄2010年至2014年的海地疫情。在此期間,超過70萬海地人患病,超過8000人死亡。3
1832年,霍亂透過哈德遜河和新開通的伊利運河抵達曼哈頓。在疫情中心的貧民窟,人口密度幾乎是今天的六倍。這種疾病使5800名紐約人患病——超過該市人口的2%——並導致近3000人死亡。4
由於公共衛生部門未能通知城市居民有關疾病的傳播,一群私人醫生聯合起來,每天釋出關於這場災難進展的公告。“霍亂地圖”將醫生收集的病例的歷史地址與紐約公共圖書館最近地理編碼的19世紀地圖相結合。這張疫情地圖以前從未繪製過,它比麻醉師約翰·斯諾在1854年繪製的倫敦霍亂爆發的著名地圖早了二十多年,該地圖證明霍亂在受汙染的水中傳播,並幫助啟動了流行病學領域。
在紐約市結束霍亂花了數十年的時間。直到20世紀初公共飲用水和汙水系統的廣泛採用,這種疾病才停止困擾曼哈頓和美國其他地區。海地尚未享受到這種基礎設施的好處。儘管聯合國在2012年啟動了一項為期10年的計劃,以在海地與多明尼加共和國共享的伊斯帕尼奧拉島上提供清潔的水和衛生設施,但所需的22億美元資金僅籌集到了一小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