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揭示美國冠狀病毒感染的隱藏熱點

透過調整人口,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幾個州人口稀少的地區,這些地區可能受到 COVID-19 的不成比例的影響

美國目前是確診 COVID-19 感染病例最多的國家,截至週三,病例超過 203,000 例。紐約市已成為疫情最新爆發中心,截至當時,超過 44,900 人檢測呈陽性。西雅圖和新奧爾良等城市的主要疫情也在蔓延。但是州一級的資料可能掩蓋了人口較少地區的熱點。

現在,芝加哥大學的一個團隊繪製了每個縣確診的 COVID-19 感染病例地圖,並按人口規模進行了調整。研究人員的發現揭示了佐治亞州、阿肯色州和密西西比州等地區的重要聚集區。即使受影響的人口可能小於紐約或西雅圖的人口,他們也可能受到該疾病的不成比例的影響。

“當你從州一級資料轉向縣一級資料時,你會獲得更多資訊,”芝加哥大學空間資料科學中心健康資訊學助理主任瑪麗尼亞·科拉克說,她是建立這些地圖的團隊的共同負責人。“例如,南方有很多地區人口少得多,但感染 [COVID-19] 的人口比例卻大得多。這可能會造成潛在的挑戰,因為即使感染病毒的人較少,相應的醫院病床、[重症監護室] 或呼吸機也更少。”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地圖繪製團隊最初使用了來自人群來源的縣級病例追蹤器的資料,並使用州衛生部門的估計值對其進行了驗證。此後,研究人員納入了來自其他幾個來源的資料,並且他們正在與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同事合作以驗證這些資訊的真實性。芝加哥大學小組彙編了州和縣級的資料,查看了每個地區的確診病例、死亡人數和按人口規模加權的病例數。該團隊還建立了一個 互動式視覺化,顯示了區域熱點隨時間的演變。

鳴謝:阿曼達·蒙塔內斯;來源:瑪麗尼亞·科拉克、荀力 和 林沁雲 芝加哥大學空間資料科學中心

資料顯示,在調整人口規模後,縣級感染率出現了一些令人驚訝的模式。例如,許多縣級聚集區——例如奧爾巴尼(佐治亞州)、底特律、納什維爾(田納西州)以及密西西比州和阿肯色州的部分地區周圍的聚集區——人均病例數相對較多。截至 3 月 29 日,包括紐約州、新澤西州和馬薩諸塞州在內的縣級聚集區仍然擁有最多的確診感染病例,無論是總體還是人均:76,273 例,約合每 10,000 人中有 22 例。然而,奧爾巴尼(佐治亞州)的人均病例數位居第二:每 10,000 人中有 13 例。這個數字遠高於其他著名的熱點地區,例如西雅圖,每 10,000 人中約有 8 例,舊金山,每 100,000 人中有 2 例。

科拉克說:“我原本期望看到的大規模[疫情爆發],例如西雅圖或紐約,我沒有意識到它們有多麼廣泛。”例如,西雅圖熱點地區延伸到華盛頓州大約一半的地區。“並且有很多地區”——例如奧爾巴尼(佐治亞州)——“真的讓我感到驚訝,”她補充道。

與紐約或西雅圖等大城市相比,這些更偏遠的縣總體死亡人數要少得多,但相對死亡率更高。紐約-新澤西-馬薩諸塞州地區的死亡率為 1.4%,而奧爾巴尼(佐治亞州)的死亡率為 7.65%(儘管這些數字幾乎肯定沒有考慮到未接受檢測的較輕病例)。科拉克說,在一些地區,醫院重症監護病房已經達到飽和。這些地方不僅資源較少,而且其中許多地方還位於尚未擴大醫療補助的州,因此居民獲得負擔得起的醫療保健的機會已經較少。此外,研究人員表示,農村南部地區的很多人往往年齡較大,並且有更多潛在的健康問題,這些問題與更致命的 COVID-19 感染有關。

另一個問題是傳播速度。如果這種疾病是一種緩慢發展的慢性病,例如心臟病,那麼衛生部門可能不會對相對較小的熱點地區感到那麼擔憂。但是,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且傳播如此迅速,因此數字可能會迅速增加。“在撰寫報告的那一天之內,密西西比州的聚集區增加了一倍,”科拉克指出。“然後又增加了一倍。”就新感染率而言,新奧爾良、底特律和芝加哥也令人非常擔憂。

鑑於美國檢測能力不足,一些地區可能根本不知道其疫情的嚴重程度。紐約州一直在積極進行檢測。然而,較小的縣級聚集區可能缺乏這樣做的資源。科拉克承認,她和她的同事只關注確診病例,但是將這些熱點地區的數字與周邊地區的數字進行比較,確實可以提供對疫情相對嚴重程度的瞭解。科拉克說,該團隊已開始與其他研究小組合作,以驗證其資料的準確性。下一步將是與全國各地的衛生團體合作,以確定哪些資訊對他們最有用。

新的發現可能對控制病毒的傳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科拉克說,主要資訊之一是社交疏遠和隔離每個疫情爆發點的重要性,以便在疫情變得更加嚴重之前控制住它。“與其等到疫情變得如此極端,以至於,你知道,整個州都成為熱點,”她說,“不如在疫情蔓延到更遠之前,嘗試將其控制在一個縣內。”

在此處閱讀更多關於冠狀病毒爆發的資訊 此處

Tanya Lewis is a senior editor covering health and medicine at 大眾科學. She writes and edits stories for the website and print magazine on topics ranging from COVID to organ transplants. She also appears on 大眾科學's podcast Science, Quickly and writes 大眾科學's weekly Health & Biology newsletter. She has held a number of positions over her eight years at 大眾科學, including health editor, assistant news editor and associate editor at 大眾科學 Mind. Previously, she has written for outlets that include Insider, Wired, Science News, and others. She has a degree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from Brown University and one in science communic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Follow her on Bluesky @tanyalewis.bsky.social

More by Tanya Lewi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