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小鼠研究發生在錯誤的時間

在不恰當的時間被喚醒的小鼠可能會歪曲研究結果——而且大多數研究沒有追蹤時間

Rat.

Thomas Fuchs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小鼠在夜間狀態最佳。但一項新的分析表明,研究人員經常在白天測試這些夜行動物——這可能會改變結果,並在研究之間造成差異——如果他們記錄了任何時間資訊的話。

在新研究中檢查的200篇論文中,超過一半要麼未能報告行為測試的時間,要麼報告得含糊不清。只有20%的報告了夜間測試。該分析發表在《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上。

西弗吉尼亞大學神經科學家Randy Nelson,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表示,這很可能是為了人類的便利。“讓學生和技術人員在白天工作比在晚上更容易,”Nelson說。但這種便利是有代價的。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一天中的時間不僅影響許多變數的強度,包括運動活動、攻擊性行為和血漿激素水平,”懷俄明大學行為神經科學家William D. Todd說,這些變數的變化只能在晝夜節律的某些部分觀察到。這意味著“未能報告資料收集和測試的時間,使得結果的解釋極其困難,” Beth Israel Deaconess醫療中心工作人員科學家Natalia Machado補充道。Todd和Machado都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

研究人員表示,科學家報告他們工作的時間,並考慮到動物的行為和生理反應可能隨時間變化,這一點至關重要。作為第一步,Nelson說,“就提高行為神經科學研究的可靠性、可重複性和嚴謹性而言,關注時間因素似乎是唾手可得的成果。”

卡爾加里大學心理學家Michael Antle,他也沒有參與這項分析,他說研究執行方式的這種差異導致了科學領域的“可重複性危機”,其他實驗室無法重現研究結果。“在錯誤的時間進行研究,”他說,“可能會導致我們完全錯過一項發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