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多次訴訟和2012年美國司法部的和解後,上個月一項獨立審查發現,抗抑鬱藥帕羅西汀(Paxil)對青少年不安全。這一發現與最初2001年藥物試驗的結論相矛盾,該試驗由製造商葛蘭素史克資助,然後利用其結果將帕羅西汀作為對青少年安全的藥物進行銷售。
最初的試驗,即所謂的“研究329”,只是製藥行業影響科學研究(包括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要求製藥公司資助以評估其產品的臨床試驗)的一個引人注目的例子。因此,那些將閱讀科學論文作為工作一部分的人開始依賴薈萃分析,即對來自多項試驗的證據進行全面回顧的分析,而不是信任個別研究。但一項新的分析也對這種做法提出了質疑,發現絕大多數抗抑鬱藥的薈萃分析都與行業有關聯,並相應地抑制了負面結果。
最新研究發表在《臨床流行病學雜誌》上,該雜誌評估了185項薈萃分析,發現其中三分之一是由製藥行業員工撰寫的。“我們知道行業會資助研究以推廣其產品,但資助薈萃分析則非常不同”,薈萃分析“傳統上一直是循證醫學的堡壘”,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流行病學家、該研究的合著者約翰·約安尼迪斯說。“在這個領域存在如此大規模的影響湧入,真是令人驚訝。”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審查的薈萃分析中,幾乎80%的薈萃分析與行業存在某種聯絡,要麼是透過贊助(作者將其定義為行業對研究的直接資助),要麼是透過利益衝突(定義為一位或多位作者是行業僱員或接受任何型別行業支援的獨立研究人員,包括演講費和研究經費)。尤其令人不安的是,研究表明約7%的研究人員存在未公開的利益衝突。“論文有一定的等級制度”,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精神病學教授埃裡克·特納說,他與這項研究無關。“薈萃分析位於證據金字塔的頂端。” 特納對結果“非常擔憂”,但並不感到驚訝。“行業的影響力非常巨大。真正新鮮的是人們現在對它的關注程度。”
研究人員考慮了2007年至2014年3月期間發表的所有已批准抗抑鬱藥(包括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非典型抗抑鬱藥、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和其他藥物)的隨機對照試驗的薈萃分析。
如果作者未報告任何利益衝突(通常是要求的),研究人員會檢查通訊作者在同一年發表的隨機文章樣本,以查詢相關的利益衝突宣告。兩位不知道作者姓名或潛在衝突的調查員評估了薈萃分析是否在文章的摘要或結論中包含任何關於該藥物的負面或警告宣告。
雖然三分之一的論文是由行業僱員撰寫的;但在大多數作者中,60%是具有利益衝突的獨立大學附屬研究人員。在作者不是行業僱員且未報告任何利益衝突的53項薈萃分析中,25%的薈萃分析存在研究人員在其搜尋中發現並在其評估中包含的未報告的利益衝突。“與沒有行業聯絡的薈萃分析相比,具有行業聯絡的薈萃分析非常不同”,約安尼迪斯說。那些與行業有關聯的薈萃分析具有更積極的報道和更少的警告。“相反,當沒有員工參與時,幾乎50%的薈萃分析都有警告”,約安尼迪斯說。
行業僱員進行的薈萃分析比非附屬研究人員進行的薈萃分析,對藥物做出負面陳述的可能性低22倍。結果偏差率與2006年一項檢查行業對精神藥物臨床試驗影響的研究相似,該研究發現,行業贊助的試驗報告有利結果的比例為78%,而獨立資助的試驗為48%。
約安尼迪斯認為,應限制製藥公司資助薈萃分析,以保障客觀性。他認為行業資助其他型別的研究是可以的,“但當涉及到最終評估患者是否應該服用這種藥物時,則不行”,他說。
所有主要的製藥公司都參與了審查,包括葛蘭素史克;禮來公司,流行的抗抑鬱藥百憂解(氟西汀)的製造商;以及輝瑞,其生產左洛復(鹽酸舍曲林)。輝瑞全球媒體關係主管迪恩·馬斯特羅約翰在被問及評論時寫道,關於薈萃分析,輝瑞是“關於如何定義科學上可靠的資料再分析框架”的對話的“積極參與者”。
牛津大學精神病學教授安德里亞·西普里亞尼說,根據定義,薈萃分析應該是“儘可能全面的綜述”,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臨床醫生被資訊轟炸”,並轉向薈萃分析,“因為他們沒有時間自己進行全面的批判性評估。這個詞的意思是‘大量證據的捷徑’。”
西普里亞尼同意指出製藥行業對薈萃分析的操縱非常重要。“我們需要強調,這些薈萃分析與其說是科學,不如說是一種營銷工具”,他說。但西普里亞尼認為,全面譴責所有與行業有關聯的研究過於簡單化,他的七篇文章在審查中被標記為報告了利益衝突。相反,西普里亞尼提倡透明度,並表示主要問題是缺乏披露。值得稱讚的是,即使存在利益衝突,西普里亞尼在他的兩篇論文的結論或摘要中也包含了警告。然而,他是少數幾位宣告存在衝突但這樣做的研究人員之一。
西普里亞尼認為,學術期刊是科學證據的守門人,應該負責調查利益衝突,並剔除那些結論與提供的資料不符的研究。這是研究329的部分問題,該研究由當時的布朗大學精神病學和人類行為學教授馬丁·凱勒領導,該研究準確地報告了所有資料,但在結論中誤導性地淡化了青少年自殺風險,並誇大了益處。
但期刊往往也有自己的利益衝突,西普里亞尼承認這一點。約安尼迪斯和他的同事最初試圖在他們認為更相關的精神病學期刊上發表他們的最新研究,但反應冷淡。“有些人對此感到非常憤怒,他們的許多編輯與行業有密切聯絡”,約安尼迪斯說。
發表偏倚(期刊已顯示出對新的、積極的和令人興奮的結果的偏好,而不是對過去研究的複製,而複製是科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科學出版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無論資助來源或評估的治療方法如何,這種趨勢都存在。在特納上個月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他還發現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的幾項心理治療研究中的發表偏倚和誇大的結果。
抗抑鬱藥是最大的藥品市場之一,2013年在美國的銷售額為94億美元。西普里亞尼和約安尼迪斯認為,這個問題也延伸到其他高市場價值的藥物,如心臟病和癌症藥物。“整個領域需要一些靈魂拷問”,約安尼迪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