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典型的丈夫假裝聽不到妻子的嘮叨一樣,一些雄性鳴禽在實驗室環境中也表現出不認識長期伴侶叫聲的跡象。但是最近對這些動物的研究發現,它們實際上可以區分伴侶的聲音,但只會在特定的社交場合做出反應。
斑胸草雀是來自澳大利亞的單配製鳴禽,它們成群結隊地飛行。因此,情侶們經常失去彼此的視覺聯絡,並使用叫聲來保持聯絡。雖然雌性斑胸草雀對伴侶的聲音有明顯的反應,但在雄性身上尚未觀察到這種互惠行為。法國聖艾蒂安讓·莫內大學的克萊門汀·維格納爾和她的同事對七隻雌性雀的叫聲進行了聲學分析,以瞭解它們是否具有明顯的特徵。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結果表明,雌性鳥類的歌曲存在顯著差異,這意味著雄性很可能可以識別出它們的愛人,如果它們願意集中注意力的話。
為了驗證這一假設,研究人員觀察了雄性斑胸草雀在播放其伴侶錄音時的反應。與之前雄性單獨關在籠子裡的設定不同,研究小組將其他斑胸草雀放在附近。與之前的實驗一樣,在兩隻雄性或一隻雄性和一隻非伴侶雌性的陪伴下,雄性對其伴侶的聲音沒有表現出任何識別跡象。然而,有趣的是,當一對配對伴侶在隔壁籠子裡時,雄性通過幾乎將其自身叫聲的頻率增加一倍來清楚地表明它認出了伴侶的聲音。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釋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此項工作之前,判斷社交環境的能力僅在靈長類動物中觀察到。“這真是一個重大的發現,因為它表明這些鳥類可以像大腦更發達的動物一樣做出社交評估,”阿爾伯塔大學的克里斯托弗·B·斯特迪評論道,他撰寫了一篇隨附的評論。斯特迪認為,雄性反應的主要功能是“宣示‘她是我的’”。但他不知道如何解釋為什麼雄性在競爭對手出現時沒有這種宣示慾望,因為人類的類比只能到此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