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針對數百名研究人員的研究發現,男性科學家比女性更願意分享他們已發表的著作,但僅限於與其他男性分享。
維也納大學的認知生物學家約爾格·馬森說,人類通常被認為是高度合作的物種。但是,關於這一假設的大多數證據來自人工情境,例如計算機化的合作任務。“我想在日常情境中測試人類的親社會性,”他說。因此,他選擇了他能想到的最具競爭力的情境之一:他自己的研究領域心理學。
為了調查心理學家之間的合作,馬森將他的同事研究人員變成了豚鼠。他和他的同事向近 300 名研究人員傳送電子郵件,要求他們分享一篇他們最新論文的 PDF 或一些原始資料(假裝他們想將其納入薈萃分析)。結果發表在 10 月 10 日的科學報告上。總的來說,聯絡到的科學家非常合作,幾乎 80% 的人願意分享 PDF,幾乎 60% 的人願意傳送原始資料。“我很驚訝,”馬森說。“即使在這個競爭激烈的領域,人類也是親社會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然而,更出乎意料的是,科學家對幫助請求的反應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馬森和他的同事們想知道男性是否會對女性做出更積極的反應,反之亦然。事實上,男性更願意分享,但僅限於與其他男性分享。男性對男性的請求比任何其他性別組合的請求被批准的可能性高出 15%。
進化在起作用?
馬森和他的同事們說,他們研究結果的一種可能解釋“可能是男性學者之間存在一個網路,他們像‘老男孩’網路一樣互相偏袒”。他們還認為,這種不平衡可能具有進化根源,並指出了一種稱為男性戰士假說的觀點,該假說指出,男性已經進化出與其他男性群體形成牢固聯絡的能力,因為在過去,這使他們能夠保護領土免受敵對攻擊者的侵害。
“男性更願意與基因陌生的男性合作,形成這些戰鬥聯盟,”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進化心理學家馬克·範·弗格特說,他於 2007 年首次提出該理論。支援這一觀點的部分證據來自基於實驗室的任務,例如公共物品博弈(志願者在其中選擇保留或分享多少代幣),但也有一些現實世界的暗示,他說。範·弗格特說,男孩往往比女孩在更大的群體中玩耍,在網球和拳擊等運動中,男性比女性更努力地在比賽或戰鬥後與對手建立聯絡。然而,文化因素也被認為是起作用的。
馬森的研究結果“與之前的發現非常吻合”,範·弗格特說,他認為這種性別差異可能會影響心理學研究以外的專業領域。他預測,任何涉及與陌生人合作的角色——例如商業、政治、法律和經濟學——最終都可能偏愛男性。“男性總是在尋找聯盟夥伴,”他說,而女性在與陌生人合作時往往更加謹慎。“這是建立與男性相同的網路的障礙。”
包括文化因素在內的許多因素都導致了工作場所的性別偏見。“非常清楚的是,在科學和許多其他行業中,女性受到歧視,”馬森說。“有些事情需要改變。”但他建議,提高對合作差異的認識可能會鼓勵男性和女性——在科學和其他領域——審視自己的行為,並考慮他們可能如何做出不同的反應。“我希望人們閱讀它並思考它,”他說。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7 年 10 月 13 日首次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