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載有239人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蹤事件目前仍然是一個謎。儘管多個國家投入了艦船和飛機進行搜尋,但所有關於飛機命運的潛線上索——包括一條長長的油跡和一個被認為是飛機艙門的漂浮物——都未能得到證實。
一架噴氣式客機怎麼會憑空消失呢?
傳統的跟蹤系統表現良好;民用和軍用雷達跟蹤飛機直至其消失。正如飛行員兼部落格“飛行員提問”的建立者帕特里克·史密斯指出,“他們知道飛機的位置,直到災難性事件發生的那一刻。”根據私人航班跟蹤網站flightradar24的資料,該飛機遵循了幾天前同一航班的飛行路線。因此,下一個問題是為什麼尚未出現飛機的證據。史密斯說,這主要是由於海洋搜尋區域的範圍太大。他相信最終會找到殘骸。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安柏瑞德航空大學代託納海灘航空學院副教授兼空中交通管制專家西德·麥圭克說,空中跟蹤飛機有多種方法。他說,在機場直到起飛後大約一分鐘,“塔臺”負責,飛行管制員目視跟蹤飛機。一旦飛機超出視線,雷達系統就會接管。麥圭克說,雷達在陸地上效果很好,覆蓋範圍廣,但距離海岸約300公里時,訊號就會變得太弱。2009年,法航447航班在從里約熱內盧飛往巴黎的途中在大西洋墜毀時,雷達已不再對其進行跟蹤,這使得尋找殘骸變得非常困難:第一塊碎片用了五天多的時間,黑匣子飛行記錄儀在海底深處被發現則用了兩年時間。
然而,與法航航班不同,MH370航班仍在雷達跟蹤系統的範圍內。Flightradar24不使用雷達,而是使用天線網路接收飛機透過一種稱為自動相關監視-廣播或ADS-B的技術廣播的位置資訊,它跟蹤飛機到大致相同的位置。但是雷達和ADS-B也有侷限性。Flightradar24在約9000米以下失去ADS-B覆蓋。麥圭克說,雷達也只能跟蹤一定高度以上的飛機,儘管這可能因飛機與最近的雷達天線的距離而異。
許多因素可能導致飛機殘骸最終的落點。“飛機的動力學可能會有所不同,”他說,包括它們如何撞擊海洋或是否在飛行中解體。此外,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科學家拉里·科恩曼說,“飛機飛得非常快”。“這為飛機可能在哪裡提供了一個相當大的視窗……”,他說,“特別是如果它在飛行中解體的話。”
麥圭克認為,飛機被劫持但仍然完好無損的可能性不大;這將不僅需要關閉ADS-B系統和飛機的雷達應答器,還需要將飛機飛到雷達無法探測到的高度以下。然後劫機者必須在不被注意的情況下降落飛機——考慮到波音777的尺寸,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這有點牽強附會,”麥圭克說。“考慮到飛機失蹤前機組人員缺乏緊急通訊,直接得出機上發生了一些災難性事件的結論並不牽強,”他說。
在法航災難(造成機上228人全部遇難)發生後,一些人呼籲建立自動將飛機位置傳送到衛星的系統。然而,尚不清楚這樣的系統是否會對MH370航班有所幫助;飛機的位置在失蹤前是已知的。科恩曼還指出,由於商業飛機墜毀事件非常罕見(根據波音公司的資料,2002年至2011年,每百萬次起飛僅發生0.34次致命事故),成本效益論不支援新增這些系統。
麥圭克說,最終,我們可能在一段時間內都無法知道MH370航班發生了什麼。“現在說的任何話都純屬猜測,”他說。目前,“調查還處於非常非常早期的階段,無法得出任何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