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十多年前,紐約大學的傑羅姆·範德伯格在電影中捕捉到了一種瘧原蟲孢子體——這是引起瘧疾的瘧原蟲寄生蟲生命週期中的一個階段——像一顆高速子彈一樣穿過人體肝細胞。 這不是教科書式的行為。 大多數研究人員認為,在蚊子叮咬後,瘧原蟲孢子體會幾乎立即瞄準單個細胞,誘騙細胞像大多數其他寄生蟲一樣將它們包裹在液泡中,並安頓下來。(從那裡,孢子體通常會產生數萬個裂殖子,裂殖子會繼續感染紅細胞。)但在範德伯格的影片中,孢子體直接穿過肝細胞,只是在其膜上打孔。 科學家們不知道該如何理解它,有些人認為這是一種人為現象:也許寄生蟲是在細胞下方遊動,而不是穿過它。 因此,這段影片片段被存檔,從未發表。
直到現在,情況才有所改變。 細胞生物學家安娜·羅德里格斯去年加入了紐約大學的部門,並撣去了舊錄影上的灰塵。 她和同事瑪麗亞·莫塔設計了一系列實驗,以確定對於這種轉瞬即逝的寄生蟲來說,眼見是否為實。 他們開發了測試細胞何時受到損傷和修復的方法,並將其應用於暴露於約氏瘧原蟲孢子體的培養小鼠肝細胞,以及來自感染瘧疾的活體動物的肝細胞。 他們今天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結果表明,10%到30%的細胞已被刺穿。 此外,許多細胞已經溢位了內容物。 該團隊進一步證明,寄生蟲沒有在受影響的細胞內形成液泡,並且它們的透過不會導致感染。 只有在幾次快速入侵之後,孢子體才在一個細胞內安定下來。 接下來,羅德里格斯希望找出為什麼寄生蟲似乎在四處尋找宿主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