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澳大利亞“海灘寶貝”培養成冬季奧運會冠軍 [節選]

在《運動基因》中,大衛·愛潑斯坦探討了是什麼將精英運動員與我們其他人區分開來

摘自《運動基因:非凡運動表現背後的科學》作者:大衛·愛潑斯坦(平裝本將於4月29日出版),與企鵝蘭登書屋旗下Current出版社達成協議。版權所有 © 大衛·愛潑斯坦,2014年。在本節選內容中,愛潑斯坦詳細介紹了澳大利亞在“人才轉移”方面的成功,即有天賦的運動員被帶到他們從未嘗試過的新運動專案中。

2004年8月,澳大利亞歷史悠久的體育學院(AIS)的一小群科學家將所有賭注都押在了通用、非特定於運動的運動能力的首要地位上。

AIS的科學家們有一年半的時間來嘗試讓一名女性獲得2006年義大利都靈冬季奧運會鋼架雪車專案的參賽資格。在鋼架雪車專案中,運動員首先手扶雪橇在冰面上奔跑,然後像迪斯科舞步“蠕動”一樣跳上雪橇,以每小時70多英里的速度臉朝下趴在雪橇上沿著冰面賽道疾馳而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們甚至從未見過這項運動,但他們瞭解到起跑衝刺約佔總比賽時間變化的一半。因此,他們向全國徵集能夠舒適地躺在小雪橇上且能夠衝刺的女性。澳大利亞的冬季奧運會版“美國偶像”由此開始,並將吸引澳大利亞相應的媒體關注。

根據書面申請,26名運動員被邀請到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堪培拉AIS進行體能測試,希望能獲得10個受資助的訓練名額之一。這些女性來自田徑、體操、滑水和衝浪救生等專案。衝浪救生是澳大利亞一項受歡迎的運動,融合了公開水域划船和皮划艇、衝浪划槳、游泳和沙灘競跑。沒有一位女性聽說過鋼架雪車,更不用說嘗試過了。

10個名額中的5個完全根據30米衝刺成績確定,另外5個由科學家和AIS教練根據運動員在旱地測試中的表現達成共識決定。在旱地測試中,運動員必須跳上裝有輪子的雪橇。

在世界鋼架雪車界看來,這個專案註定是一場失敗的鬧劇。“這項運動中的每個人都告訴我們,‘你們永遠不會成功,’”當時在AIS擔任生理學家的傑森·古爾賓說。“他們告訴我們,‘這是一種真實的感覺。這是一門藝術。你需要時間來適應這項運動。’最大的反對者實際上是來自其他國家的教練。”

AIS專案的女性們當然沒有冰上感覺,但她們都是出色的全能運動員。梅麗莎·霍爾曾獲得衝浪救生沙灘競速專案的世界冠軍頭銜。艾瑪·希爾斯曾獲得世界滑水冠軍。“將基本上是海灘寶貝的、以前從未接觸過鋼架雪車的人放到這項運動中,真是令人好奇,”古爾賓說。

選拔之後,是時候看看這些女性是否真的能在冰上滑下,且骨頭完好無損了。科學家們壓下心中的緊張,在冬季開始時前往卡爾加里進行首次冰上滑行。評估結果不需要博士學位。

在三次滑行中,這些新手們就創造了澳大利亞歷史上最快的滑行記錄,比之前訓練多年的國家紀錄保持者還要快。“在賽道上的第一週,一切都結束了,”古爾賓說。“結果已經很明顯了。”

所以,需要冰上感覺的說法就不成立了。突然間,當其他鋼架雪車運動員和教練意識到他們可能會被之前被他們視為菜鳥的女性所取代或擊敗時,最初的熱情變得冷淡起來。

梅麗莎·霍爾在首次踏上冰面十週後,在世界23歲以下鋼架雪車錦標賽中擊敗了大約一半的選手。(她在下一次嘗試中贏得了冠軍。)而海灘短跑運動員米歇爾·斯蒂爾則一路闖入了義大利冬季奧運會。

AIS的科學家們在一篇題為“14個月內從冰上新手到冬季奧運選手”的論文中記錄了這個專案的成功。

澳大利亞是世界體育強國,它透過人才識別和“人才轉移”——運動員在不同運動專案之間的轉換——取得了長足的發展。1994年,作為2000年悉尼奧運會籌備工作的一部分,該國啟動了國家人才選拔計劃。14至16歲的兒童在學校接受身體尺寸檢查和一般運動能力測試。當時擁有1910萬人口的澳大利亞在悉尼贏得了58枚獎牌。這意味著每百萬公民獲得3.03枚獎牌,幾乎是美國的十倍。美國每百萬公民獲得0.33枚獎牌。

作為澳大利亞人才選拔計劃的一部分,一些運動員被從他們有經驗的運動專案中轉到更適合他們但不熟悉的運動專案中。1994年,曾參加過體操、田徑和帆船比賽的阿麗莎·坎普林被轉為自由式滑雪運動員。坎普林是一名出色的全能運動員,但她甚至從未見過雪。在她的第一次跳躍中,她摔斷了一根肋骨。在第二次跳躍中,她撞到了一棵樹。“每個人都認為這很可笑,”坎普林告訴澳大利亞九號電視臺。“他們說我太老了。他們說我起步太晚了。”但到了1997年,坎普林已經參加了世界盃巡迴賽。在2002年鹽湖城冬季奧運會上,儘管六週前摔斷了雙腳踝,坎普林還是獲得了金牌。即使在那次勝利之後,看著經驗稀少的坎普林滑雪就像看著長頸鹿穿旱冰鞋一樣。當她試圖滑下山坡參加金牌獲得者新聞釋出會時,她摔倒並壓壞了她勝利時的鮮花。

人才轉移的成功證明,一個國家在一項運動中取得成功,不僅取決於擁有許多在特定運動技能上刻苦訓練的運動員,還取決於首先讓最優秀的全能運動員進入正確的運動專案。例如,研究發現比利時男子國家曲棍球隊的平均累積練習時間略高於10,000小時,比荷蘭隊的隊員多出數千小時。但是,比利時隊一直表現平平——相當於世界曲棍球界的克利夫蘭布朗隊——而荷蘭隊則吸引了優秀的運動員參加這項運動,因此成為長期的世界強隊。

David Epstein is the author of the 2013 bestseller The Sports Gene. He's a former senior writer at Sports Illustrated, and currently an investigative reporter at ProPublica.

More by David Epste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