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美國和其他國家徹底改革其交通系統,並摒棄私家車作為主要出行方式的觀念,否則向電動汽車的轉型可能會導致鋰短缺。
例如,根據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以及氣候與社群專案的最新研究,僅僅將美國現有汽車全部更換為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到2050年所需的鋰將是世界目前產量的三倍。
鋰需求激增也可能導致其他問題,例如更大的環境破壞以及因這種金屬供應而加劇的國際緊張關係,這種金屬主要在美國境外開採。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該報告認為,交通系統更廣泛的變革,加上鋰電池的集中回收,可以大幅削減鋰需求。一些建議包括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更密集的城市發展以及電動腳踏車和滑板車等微出行解決方案。
普羅維登斯學院的政治科學家西婭·里奧弗蘭科斯參與了該報告的撰寫,她說:“任何這些改變都將是積極的,所有這些改變都將是變革性的。”
目前世界每年生產略多於 10 萬噸的鋰。研究人員設定的基本情景是,僅美國到 2050 年每年就需要 30.6 萬噸鋰。這假設交通系統保持不變,並且消費者購買的汽車電池大小與當今電動轎車中使用的電池大致相同。
在最壞的情況下——系統保持不變且電池尺寸顯著增加——到 2050 年,美國每年可能消耗 48.3 萬噸鋰。這意味著車輛使用的鋰量與福特 F-150 Lightning 皮卡或通用汽車最近推出的電動悍馬一樣多,後者的重量為 9,000 磅,電池比某些汽車還要重(Energywire,1 月 12 日)。
另一方面,到 2050 年,美國的鋰需求可能會從最壞的情況下降 90% 以上。除了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微出行以及轉向更密集的社群以及步行和騎腳踏車等選擇外,這種情況還需要更小的汽車電池,並假設幾乎所有電池在其壽命結束時都被回收利用。
該報告附帶了一些可能影響結果的警告。例如,電池公司正在尋找方法從更小的電池中擠出更多電量,世界各地的礦業運營商也在努力提高鋰產量。
鋰是製造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但在美國只有一個礦場生產鋰——內華達州的銀峰礦,由雅保公司運營。(Greenwire,2022 年 10 月 14 日)。
報告稱,澳大利亞、智利、中國和阿根廷約佔世界產量的 95%。
國際能源署去年的一份報告得出結論,在全球範圍內,鋰需求預計將飆升至目前水平的六倍,需要新建 50 座礦山。
拜登政府最近採取行動,以加強美國國內和國外對鋰等礦產的獲取。
本月早些時候,能源部為一個位於內華達州西南部礦場的鋰加工廠提供了 7 億美元的有條件貸款擔保(Greenwire,1 月 13 日)。
但是,此類專案的批准和許可可能很不穩定。內華達州工廠仍在進行環境審查,由於其靠近泰姆蕎麥的唯一已知棲息地而面臨反對,泰姆蕎麥是一種淡黃色野花,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最近將其列為瀕危物種(Greenwire,2022 年 12 月 14 日)。
政府還在關注海外,以加強電池礦物的供應鏈。由美國及其盟友組成的所謂礦產安全夥伴關係正在審查 16 個專案——從採礦到加工和回收——這些專案將需要滿足高人道主義和環境標準(Greenwire,1 月 23 日)。
轉載自 E&E 新聞 ,經 POLITICO, LLC 許可。版權所有 2023 年。E&E 新聞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