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
物理學
聲音
頻率
振動
介紹
你可能知道聲音是由振動引起的,但你知道聲音也能使物體振動嗎?如果你曾經在音樂會上或在汽車裡把立體聲音響音量調大,你可能已經注意到這一點。有時聲音太大了,你能感覺到它的振動!然而,如此響亮的聲音會損害你的聽力——所以在這個專案中,你將用更有趣的東西來研究更安靜的噪音!
背景
你有沒有聽過這個古老的謎語:“如果樹倒在森林裡,沒有人聽到,它會發出聲音嗎?” 如果你知道聲波是如何工作的,答案就很簡單。聲波是由振動物體撞擊相鄰的空氣分子產生的。這些空氣分子撞擊其他附近的空氣分子,依此類推,將振動透過空氣傳播到我們的耳朵。有時這些振動很容易看到(例如,當你撥動橡皮筋時),但大多數時候振動太小或太快,我們無法看到(當你敲門時,它會發出聲音,即使你看不見門在振動)。就倒下的樹木而言,即使沒有人聽到,樹木撞擊地面時仍然會引起振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因此,如果振動引起聲音,那麼聲音也會引起振動嗎?事實證明,它是雙向的,這就是我們能夠聽到的原因。你的耳膜是你耳朵內的微小薄膜(也許有大人告訴你不要把任何微小或尖銳的東西戳進你的耳朵,因為你可能會損壞它們)。當振動的空氣分子撞擊薄膜時,它們會引起薄膜振動。這些振動被轉換成電訊號,併發送到你的大腦。在這個活動中,你將製作一個耳膜模型,並觀察聲音如何使其振動!
材料
杯子或碗
適合杯子或碗的橡皮筋
保鮮膜
彩色糖屑(你也可以使用鹽,但糖屑更容易看到。)
大盤子或托盤
準備
將一塊保鮮膜拉伸覆蓋在碗的頂部。
用橡皮筋將保鮮膜固定到位。
調整保鮮膜,使其儘可能緊繃和平整,沒有褶皺。
將碗放在盤子或托盤上,以接住任何掉落的糖屑。
步驟
將你的嘴唇非常靠近碗的邊緣,但不要接觸它。
嘗試大聲哼唱,並密切觀察保鮮膜。發生了什麼?你能看到什麼嗎?
在保鮮膜的頂部新增一些糖屑。
再次嘗試哼唱。密切觀察糖屑。發生了什麼?
如果沒有發生任何事情,嘗試更大聲地哼唱。發生了什麼?
如果仍然沒有,嘗試改變你哼唱的音調(更高或更低)。發生了什麼?
如果糖屑從碗裡掉出來,根據需要新增更多。
當你停止哼唱後會發生什麼?
額外:嘗試使用不同大小的顆粒狀材料進行此活動。例如,如果你使用微小的球形糖屑與較大的橢圓形糖屑或“jimmies”相比,會發生什麼?鹽或米粒呢?
額外:嘗試使用不同尺寸、形狀和材料的容器進行此活動。你能找到在不同音調下傳遞聲波的最佳材料或形狀嗎?
額外:嘗試將碗放在揚聲器前並播放音樂。會發生什麼?
額外:在你的手機上搜索“音調發生器”應用程式或網站,並嘗試在碗附近播放連續音調。有些音調可能會傷害你的耳朵,所以請從非常低的音量開始。
觀察與結果
你讓糖屑跳舞了嗎?當你以適當的音調足夠響亮地哼唱時,你的聲音產生的聲波應該會使薄膜振動。然而,透明保鮮膜的振動很難看到。在你新增糖屑後,振動的薄膜使它們上下跳動,因此振動更容易看到。
根據你使用的容器的尺寸、形狀和材料,你可能需要調整你哼唱的音調才能讓糖屑跳舞。如果你的音調太高或太低,糖屑可能根本不會移動;如果你把音調調到“恰到好處”,它們可能會瘋狂地彈跳甚至掉出碗外。物體對不同音調的聲音的反應方式稱為其頻率響應。頻率以赫茲 (Hz) 為單位測量,或每秒聲波的數量。人類聽力通常範圍約為 20 到 20,000 Hz,這意味著該範圍內的頻率會導致你的耳膜振動。有些動物,例如狗,可以聽到更高的頻率,高達約 45,000 Hz。這意味著,與人類不同,它們的耳膜對較高頻率的振動很敏感。這就是為什麼狗能聽到“狗哨”,但我們聽不到!
更多探索 聲音與振動 1:橡皮筋吉他,來自科學夥伴
聲音與振動 2:讓糖屑跳舞,來自科學夥伴
用細繩電話交談,來自大眾科學 聲波與耳膜,來自物理教室
適合所有年齡段的科學活動!,來自科學夥伴
此活動由科學夥伴合作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