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因州巴爾港——簡·迪士尼在法國人灣的邊緣划著皮划艇,這裡離巴爾港以北約一英里。“看,那裡有一隻蒼鷺,”她指著岸邊說,那隻優雅的鳥棲息在一塊岩石上。
這是一個明信片般的場景,但這個環境正日益感受到人類的影響,尤其是在水下。幾代人以來,緬因州人一直在海灣深處搜尋,以獲得樂趣和利潤。由於過度捕撈,豐富的魚類種群早已消失。但該海灣仍然供應充足的貽貝、蛤蜊和龍蝦。
商業捕魚繼續推動該地區的經濟發展,但也使支援健康海洋生物和儲存二氧化碳的水生生態系統的一些部分遭到破壞或消失。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迪士尼是沙漠山島生物實驗室的科學家,她估計自 1996 年以來,法國人灣約 80% 的水下鰻草已經消失,主要原因是耙取蛤蜊或貽貝等活動。在某些地區,曾經覆蓋近岸泥濘或沙質潮下帶區域的海草已經消失。
她說,單個耙子造成的破壞很小。但多年來成千上萬次捕魚行動的集體破壞已造成沉重損失。
鰻草 (Zostera marina) 具有許多有價值的作用。它可以從水中吸收氮和磷,幫助抵消肥料浸入土壤徑流造成的損害,而這種徑流可能會滋生致命的藻類大量繁殖。
鰻草還為各種海洋動物提供棲息地,尤其是龍蝦和貽貝。草的結構還有助於穩定海灣底部的沉積物,保持水質清澈,併為卵和幼年動物的茁壯成長創造育 nursery。
志願者重新種植鰻草
但鰻草和其他沿海和海底生態系統(如海草、鹽灘和紅樹林)也具有巨大的潛力,可以作為幫助緩解全球變暖影響的工具。就像森林和其他陸地生物質一樣,海底植物儲存二氧化碳,這就是為什麼它們有時被稱為“藍碳匯”。
相反,海洋生態系統的破壞會排放二氧化碳,加劇全球變暖(氣候專線,9 月 7 日)。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UNEP) 估計,地球上 93% 的二氧化碳透過海洋。該機構表示,海洋草佔海洋沉積物碳儲存能力的 50% 至 71%,這相當於全球整個交通運輸部門排放量的一半。
環境署表示,阻止藍碳匯的破壞和退化,至少相當於將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保持在百萬分之 450 以下所需減排量的 10%。
迪士尼穿著亮黃色靴子站在法國人灣哈德利角的岸邊說,目標是修復 140 英畝退化或被破壞的鰻草棲息地。
在水面之下,迪士尼和志願者團體在海灣表面放置了扁平的金屬網格,大約 2 平方英尺。每年透過這種方法將大約一千株鰻草植物引入潮下帶。迪士尼和志願者最近浸入冰冷的夏末水域的網格由木材製成,可以生物降解,從而減少了勞動強度。
十年衰退
她說:“有人說修復每英畝的成本為 25 萬美元,而我們可能只花費了幾萬美元。”
法國人灣鰻草棲息地的歷史動態很難確定,因為直到 1996 年才進行過徹底的測繪。來自該地區居民的軼事資訊表明,在 1996 年之前,海草非常豐富,而 1996 年也是首次對鰻草進行調查的年份。然而,在 1996 年至 2008 年間,70% 的鰻草棲息地消失了。
迪士尼說,到 2022 年,哈德利角的鰻草覆蓋率可能會達到 1996 年的 80%。
她說,鰻草的減少是該地區一種文化傳統的result,即在海灣周圍尋求經濟利益——來自捕魚、遊輪或建築——而沒有考慮到長期後果。她說,最終結果可能會使海灣陷入廣泛的生態系統崩潰。
迪士尼說,沿著大西洋海岸,鰻草棲息地都在衰退。切薩皮克灣的鰻草幾乎完全消失,隨之消失的還有曾經是馬里蘭州標誌性但現在是人工養殖而不是捕撈的野生牡蠣。
迪士尼擔心,如果不加以遏制這種趨勢,緬因州可能會達到類似的境地,其漁民可能會淪為在遊輪碼頭為遊客擺姿勢,而不是繼續在商業上可行且可持續的業務中 prosper。
由於許多受鰻草退化影響的物種也具有商業價值,迪士尼說,許多漁民支援恢復棲息地的努力。這些支持者中最主要的是龍蝦漁民,他們的浮標標誌著他們的陷阱的位置,散佈在海灣各處。更難說服的是蛤蜊和貽貝漁民,他們的捕撈方法已經破壞了鰻草。
讓漁民“承擔責任”
迪士尼過去作為公立學校教師的職業生涯幫助了她。據她估計,她教過 900 名兒童,其中許多人現在是漁民,或者能夠聽取行業內父母的意見。
迪士尼實驗室的開發和公共關係主管傑裡琳·鮑爾斯說:“在這些傳統的漁業社群中,通常會有 12 歲、15 歲、16 歲的男孩擁有自己的船隻,基本上是自己的產業,他們正在創造可觀的收入。因此,讓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對這個海灣承擔責任至關重要。”
鮑爾斯是她家族雙方的第七代緬因州人。
迪士尼說,這就是改變人們對保護和建立可持續商業實踐的看法的日常、深入基層的工作型別。她說,這是妻子與丈夫交談,孩子與父母交談。
迪士尼說,隨著全球變暖步伐的加快,解決鰻草問題的必要性變得更加迫切。
她說:“人們開始明白,這些植被海洋棲息地在緩解氣候變化的影響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確實需要在我們可以的地方恢復它們並保護它們。”
轉載自 Climatewire,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 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