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照鏡子時,你清楚地知道你看到的是自己。 然而,你的狗可能會認為鏡子裡的影像是一隻同類(如果它能意識到的話)。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認為,除了猿類、大象和海豚之外,動物王國普遍缺乏自我識別能力。 但一項新的研究提供了證據,表明自我識別能力也在鳥類物種中進化出現。
德國法蘭克福歌德大學的赫爾穆特·普里奧爾和他的團隊在喜鵲的喙下方(鳥類無法直接看到的地方)標記了一個顏色鮮豔的標記。 當喜鵲照鏡子時,其中一些試圖用喙觸碰標記或用腳觸碰它,研究人員表示,這表明它們認出了自己的鏡中影像。
鳥類和哺乳動物的進化譜系在大約 3 億年前從我們共同的祖先(小腦爬行動物)中分離出來。 普里奧爾說,如此漫長的分離表明,自我識別至少獨立出現了兩次。 研究結果還對科學家們提出了挑戰,他們試圖透過觀察高等哺乳動物獨有的腦結構來確定與意識和自我識別相關的腦區域。 他解釋說:“顯然,自我識別在完全不同的大腦中也是有可能的。” [有關動物智力的更多資訊,請參閱“一個世界,多種思維”。]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我們能夠繼續為您帶來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重大發現和思想的深度報道。
注意:這個故事最初以標題“鏡中的鳥”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