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鉛筆芯:阿波羅 17 號任務採集的月球岩石中發現石墨

在阿波羅月球岩石中發現撞擊形成的石墨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自 1972 年阿波羅 17 號任務以來,人類就再也沒有踏上月球,但這些任務仍在不斷帶來驚喜。一項對採集岩石的分析首次為月球樣本中石墨(常用作鉛筆芯的碳形式)的存在提供了確鑿的證據。

華盛頓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天體生物學家安德魯·斯蒂爾和他的同事在 7 月 2 日的《科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在樣本上的一個小而暗淡的斑塊(面積僅為 0.1 平方毫米的區域)中發現了數十個石墨顆粒,以及七個針狀碳卷,稱為石墨須晶。其他樣本也發現了太陽風注入或鎖定在碳化物化合物中的元素痕跡,但這種相對較大尺寸的離散石墨袋似乎是一項獨特的發現。

研究人員推測,石墨包裹體源於隕石撞擊,可能發生在約四十億年前被稱為後期重轟炸的劇烈撞擊時期。斯蒂爾說,石墨碎片“基本上是富碳隕石撞擊後碳含量豐富的塵埃殘餘物,或者碳可能是從撞擊釋放的氣體中凝結出來的”。如果前一種情況被證實,那麼石墨薄片和須晶可能是挖掘出阿波羅 17 號著陸點附近巨大的寧靜海撞擊盆地的隕石的完整碎片。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休斯頓月球與行星研究所的保羅·D·斯普迪斯也認為,石墨“很可能是一些撞擊體的殘餘物”,但他表示,撞擊體可能與形成寧靜海盆地的撞擊體不是同一個。他和一位同事在 1981 年假設,阿波羅 17 號任務期間採集的撞擊熔融岩石可能來自多次撞擊事件。

無論如何,從阿波羅計劃中收集的科學資源顯然遠未耗盡。日益靈敏的顯微鏡和化學分析技術的發展將繼續從現有樣本中產生新的見解——考慮到似乎沒有哪個國家接近將人類送回月球表面,這無疑是個好訊息。

約翰·馬特森《大眾科學》的前記者和編輯,曾廣泛撰寫關於天文學和物理學的文章。

更多作者:約翰·馬特森
大眾科學 Magazine Vol 303 Issue 3本文最初以“月球鉛筆芯:阿波羅 17 號任務採集的月球岩石中發現石墨”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 第 303 卷第 3 期(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92010-5TewIPTLDO3ODmCe1CUA3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