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 (WHO) 總幹事譚德塞·阿達諾姆·格佈雷耶蘇現在已正式宣佈猴痘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PHEIC)。此前,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衛生條例》緊急委員會就該疾病的宣告未能達成共識,並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舉行了第二次會議。據世衛組織稱,在兩次會議之間,全球確診病例數量從 47 個國家的 3,040 例增加到 75 個國家和地區的 16,000 多例,死亡人數從 1 人增加到 5 人。
在宣佈 PHEIC 之前,世衛組織非洲區域主任瑪奇迪索·莫埃蒂告訴《大眾科學》,更早的行動本可以引起更多人對該疾病的關注,並促使各國評估風險並做好更充分的準備。她補充說,這也將為非洲國家(猴痘在該地區已流行數十年)提供更多資金和資源來應對這種疾病。
莫埃蒂說,更早的宣告有可能“引起所有國家的更多關注,並可能因此在全球層面觸發更多資源的可用性和分配,這些資源可能提供給非洲國家”。“它對控制某些可用工具的某些實體施加了提供支援的義務。”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然而,譚德塞認為現在為時不晚。在他的 PHEIC 宣告中,他說“憑藉我們現在擁有的工具,我們可以阻止傳播並將疫情控制住”。
剛果民主共和國 (DRC) 國家師範大學獸醫學院院長賈斯汀·馬蘇穆表示,在剛果民主共和國,額外的資源本可以幫助擴大對許多省份的應對工作,這些省份有疑似病例,但沒有得到現有合作伙伴的支援。
莫埃蒂向《大眾科學》指出,世衛組織正在與非洲國家合作,並一直在提供一切可用的支援。但非洲傳染病基因組學卓越中心主任克里斯蒂安·哈皮不同意世衛組織對猴痘疫情處理的某些方面,稱其為可恥。他表示,當病例僅在非洲國家報告時,沒有人談論使用世界小型天花疫苗儲備來應對猴痘。
“但是今天,[現在] 他們在[全球北方]有了[猴痘],他們現在正在調動物資,而世衛組織這樣做是一種恥辱,”他說。
世衛組織發言人表示,該組織“繼續與非洲區域的衛生部和實驗室網路密切合作,並支援近年來報告猴痘病例的國家,如奈及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中非共和國和喀麥隆。”
捉襟見肘、有限的資源
在奈及利亞,猴痘在近 40 年沒有確診病例後於 2017 年再次出現。儘管該國確診病例數量從 2017 年之前的峰值 88 例降至 2020 年的僅 8 例,但截至 2022 年 7 月 17 日,病例數已達到 117 例,根據奈及利亞疾病控制中心 (NCDC) 的資料。
NCDC 總幹事伊費達約·阿德蒂法表示,奈及利亞政府已針對當前的猴痘疫情啟動應急響應,並自 2017 年以來一直設有監測系統。但他承認,有限的資源對該國同時應對多起疾病爆發的能力構成了挑戰。“我們擁有有限的、有限的資源,所有資源都在爭奪不同的優先事項,”阿德蒂法說。“我們將繼續處理一切——拉沙熱、霍亂、麻疹、黃熱病、猴痘[和] COVID——根據具體情況而定,無論頭條新聞關注什麼,”他說。
檢測差距
一些非洲國家繼續每天更新 COVID 大流行的狀況。但猴痘沒有此類更新,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之間的差距。從 1 月 1 日到 7 月 8 日,非洲大陸共報告了 2,087 例疑似猴痘病例,其中僅 203 例得到確診。這種巨大差距歸因於檢測試劑盒和試劑等成分的匱乏。
莫埃蒂告訴《大眾科學》:“雖然所有非洲國家都擁有檢測猴痘所需的聚合酶鏈式反應機器,這要歸功於 COVID-19 之後加強的實驗室能力,但許多國家缺乏試劑,在某些情況下還缺乏標本採集、處理和檢測方面的培訓。”她說,世衛組織正在努力為非洲爭取 60,000 次檢測,其中約 2,000 次檢測和試劑將運往高風險國家(如剛果民主共和國),這些國家約佔非洲大陸疑似病例的 80%。
馬蘇穆指出,由於檢測不足,剛果民主共和國猴痘疫情的真實嚴重程度尚不清楚。“真實情況是我們所知道的不是現實,”他說。“我們沒有分析所有疑似樣本。我們在實地應該有更多未記錄的病例。”
疫苗不公平
批評人士強調COVID 疫苗分發的不公平性是非洲疫苗接種率低的原因之一。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Africa CDC) 表示,小型天花疫苗(也可預防猴痘)的分配也出現了類似的趨勢。
莫埃蒂指出,如果更早宣佈 PHEIC,非洲國家本可以獲得更多工具,包括未經批准的該疾病疫苗。但非洲 CDC 代理主任艾哈邁德·奧格維爾·烏瑪在 7 月 21 日的新聞釋出會上透露,非洲大陸沒有小型天花疫苗劑量。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政府已經分發超過 191,000 劑疫苗以應對猴痘。7 月 15 日,它在其庫存中增加了 131,000 劑巴伐利亞北歐 JYNNEOS 猴痘疫苗,預計到月底還將有 786,000 劑。該國還擁有約 1 億劑 ACAM2000,這是一種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的小型天花疫苗,也可對抗猴痘,但具有副作用,不應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使用。(然而,美國對猴痘的應對並非完美。)
英國也在進行類似的疫苗接種推廣,英國最近獲得了額外的 100,000 劑疫苗,以繼續其選擇性疫苗策略——英國衛生安全域性稱,該方法旨在中斷“在風險增加的個體子集中傳播”。這包括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或其他男男性行為者。
哈皮認為,雖然及時的緊急宣告加上應對各地疾病的整體方法本應是健全的公共衛生策略,但當前的不公平現象將進一步危及全球健康。
“我們的生命不一樣;他們的生命比我們的更重要,”哈皮說,他指的是非洲國家的人民與富裕的西方國家的人民。“但不幸的是,對於他們來說,因為你認為你[僅僅]忽視了其他人,你將繼續在你的後院患上這種疾病,你將繼續與之抗爭。任何地方的疫情都應該引起全世界的關注,[但這]不是他們現在的處理方式。”
更大的圖景
哈皮認為,目前的僵局應推動非洲團結在非洲 CDC 背後,以滿足非洲大陸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需求。“人們認可非洲 CDC 的原因是[該機構]非常務實。[它]非常有影響力,”他說。
非洲聯盟執行委員會對此表示贊同。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上,它透過了非洲 CDC 的修訂章程,該章程授權該衛生機構宣佈具有非洲大陸安全關切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即使世衛組織沒有宣佈 PHEIC。世衛組織最初反對這項修正案,因為它擔心這種宣告可能會導致類似於旅行禁令的旅行限制,而旅行禁令是在南非的基因組監測網路首次報告 SARS-CoV-2 病毒(導致 COVID-19 的病毒)的 Omicron 變異株時宣佈的。
同樣,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非洲區域代表卡里姆·圖恩卡拉表示,為了更好地應對猴痘和其他人畜共患疾病,非洲國家需要優先考慮預防。而這可以透過各國更好地採用“同一健康”方法來實現,該方法將人類、動物和環境健康視為相互關聯的,並更加關注野生動物監測,以預防未來疫情爆發。
圖恩卡拉說:“我們鼓勵所有國家盡一切可能加強早期發現和早期應對能力。”他說,除了提高人群中的檢測水平外,還應重視加強獸醫診斷實驗室的能力,因為“從動物源頭解決疾病總是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