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科學可以援引悠久而傳奇的自我實驗傳統。傷寒疫苗、心導管術,甚至植入神經系統的電極,都是因為科學家招募自己作為豚鼠而出現的。
最令人難忘的例子之一發生在 1943 年 4 月 16 日,當時瑞士化學家阿爾伯特·霍夫曼無意中吸入或攝入了從一種作物真菌中提取的化合物,其化學名稱為麥角酸二乙醯胺,或 LSD-25。 他隨後進入了“一種不令人不快的類似醉酒的狀態,其特徵是非常活躍的想象力”,他在 1979 年的自傳《LSD,我的問題孩子》中回憶道。“在夢幻般的狀態中,閉著眼睛……”他繼續說道,“我看到了連綿不斷的奇妙景象,具有強烈萬花筒般色彩的非凡形狀。”
作為一位不知疲倦的研究者,霍夫曼決定進一步探究這種物質的精神活性特性,山德士實驗室此前曾開發過該物質,但後來放棄了將其作為呼吸和迴圈興奮劑的想法。在他第一次迷幻之旅幾天後,他小心翼翼地分配了 0.25 毫克的劑量; 不久之後,他工作的山德士實驗室再次變得扭曲和怪異。 “想笑”是當天潦草寫在他研究日記中的最後一句話。 他醉酒的狀態促使他提前下班。 腳踏車騎回家——他無法分辨自己是否在移動——使 4 月 19 日成為各地 LSD 愛好者的“腳踏車日”。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釋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霍夫曼繼續使用了數百次 LSD——他的創造物成為進入反主流文化所接受的改變精神狀態的門票。 儘管後來被停用,但這種藥物仍然引起了研究人員的濃厚興趣,他們正在研究其治療用途,包括它可能幫助絕症患者接受死亡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