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書籍《關聯:我們社交網路的驚人力量及其如何塑造我們的生活》,作者:尼古拉斯·A·克里斯塔基斯和詹姆斯·H·福勒。版權所有 © 2009 尼古拉斯·A·克里斯塔基斯和詹姆斯·H·福勒。經小布朗公司(阿歇特圖書集團旗下部門)許可轉載。http://www.connectedthebook.com/
尼古拉斯和他的妻子埃麗卡喜歡開玩笑說他們的婚姻是包辦婚姻,南亞風格。儘管他們在哈佛大學讀書期間彼此住在四個街區內,但他們的道路從未交匯。埃麗卡不得不遠赴孟加拉國,尼古拉斯才能找到她。1987年夏天,他回到華盛頓特區,他在那裡長大並上了高中,照顧他生病的母親。他是一名醫學生,單身,而且他愚蠢地認為,還沒有準備好建立一段認真的關係。他的高中老朋友納西也在家過暑假。納西的女朋友貝米也來了,她和尼古拉斯很熟,她的溫柔戲弄是他們所有人的樂趣之源。事實證明,她剛從孟加拉國農村的一年社群發展工作回來。
在貝米在國外度過一年的木頭和錫皮小屋裡,住著一位美麗的年輕美國女性,她和她一樣渴望結束貧困,並共用一個金屬桶來洗頭。你可能知道這個故事的走向。一天下午,在季風雨季中,貝米在給納西寫明信片時,突然轉向她的朋友埃麗卡脫口而出:“我想到了你要嫁的男人。”那個人就是尼古拉斯。埃麗卡難以置信。但幾個月後,她同意在華盛頓特區與他見面,他們四個人在納西家共進晚餐。尼古拉斯當然立刻被迷住了。埃麗卡後來用“並非沒有印象”來形容自己。那天晚上,回到家後,她叫醒了她的妹妹,宣佈她確實遇到了她要嫁的男人。三次約會後,尼古拉斯告訴埃麗卡他戀愛了。這就是他如何娶到一個一直與他相隔三度人脈的女人——她透過兩個中間社交關係與他聯絡在一起,一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一個幾乎住在隔壁的人,他以前從未見過,但卻非常適合他。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樣一個故事——具有不同程度的複雜性和浪漫色彩——在我們的社會中時常發生。事實上,在谷歌上簡單搜尋“我如何遇到我的妻子/丈夫”就會出現成千上萬個故事,被人們珍愛地儲存在網際網路上。這些故事的浪漫本質在於,它們似乎既涉及運氣又涉及命運。但如果你仔細想想,這些相遇實際上並非那麼偶然。所有這些故事真正共同之處在於,未來的伴侶在關係 inexorably 結束之前,最初彼此之間相隔兩到三度人脈。
媒人
我們認為墜入愛河是一件非常私人的、難以解釋的事情。的確,大多數美國人認為他們選擇伴侶是個人選擇,真的與其他人無關。有些人衝動且自發地選擇伴侶;另一些人則非常慎重。無論哪種方式,伴侶選擇通常被視為個人決定。這種對關係的看法與我們普遍傾向於將生活決策視為個人選擇是一致的。我們喜歡相信我們是自己命運之船的舵手,無論海面多麼波濤洶湧,我們都在規劃一條全新的航線。令人驚訝,甚至可能令人失望的是,我們實際上是在使用熟悉的導航工具在繁忙的航運航線上航行。
因為我們如此確信自己做出選擇的個人力量,所以我們忽視了我們的伴侶選擇實際上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我們的周圍環境,特別是我們的社交網路決定的。我們自己掌握命運的假設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涉及據稱是偶然相遇的故事的浪漫吸引力,因為它們似乎暗示著有比我們自身更大的力量在起作用,並且與某個特定的、未知的人的浪漫也是命中註定的和神奇的。現在,我們並不是說在孟加拉國用桶洗完頭髮後遇到你的摯愛沒有什麼神奇之處。只是這種神奇的時刻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隨機。
考慮一些關於人們如何遇到伴侶的系統資料。《全國健康與社會生活調查》(National Health and Social Life Survey),也稱為“芝加哥性調查”(Chicago Sex Survey),於 1992 年對美國 3,432 名 18 至 59 歲的人進行了全國抽樣調查,並提供了關於美國浪漫和性行為最完整和最準確的描述之一。它包含關於伴侶選擇、性行為、心理特徵、健康指標等等的詳細資訊。它還包含一種非常罕見的資料型別,即人們實際上如何以及在哪裡遇到他們當前的性伴侶。在大多數情況下,各種關係中的夫婦都是由第三方介紹認識的。
這裡的介紹人並不一定打算讓他們介紹的兩個人成為伴侶,但介紹卻產生了這種效果。在研究中,約 68% 的人是透過他們認識的人介紹認識了他們的配偶,而只有 32% 的人是透過“自我介紹”認識的。即使對於短期性伴侶,如一夜情,也有 53% 是由其他人介紹的。因此,儘管陌生人之間的偶然相遇確實會發生,人們有時會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找到伴侶,但大多數人是透過結識朋友的朋友和其他與他們關係鬆散的人來找到配偶和伴侶的。
家庭關係
雖然朋友是各種性伴侶的介紹來源,比例大致相同(35% 到 40%),但家庭成員更可能將人們介紹給他們未來的配偶,而不是未來的一夜情物件。人們相遇的方式也與他們發生性關係的速度有關。在芝加哥的研究中,透過朋友認識伴侶的人比透過家庭成員認識伴侶的人更可能在認識後一個月內發生性關係。法國進行的一項類似研究發現,在夜總會認識的夫婦比在家庭聚會上認識的夫婦更可能在一個月內發生性關係(45% 對 24%),這並不奇怪,因為通常人們在家庭活動中不會想到性。
這些資料表明,人們可能會使用不同的策略來尋找不同型別關係的伴侶。也許他們會向家人尋求介紹可能的結婚物件,並依靠自己的資源來結識短期伴侶。這個想法在直覺上是有道理的:大多數醉酒的大學生不會給他們的母親發簡訊,詢問他們是否應該邀請酒吧裡那個可愛的陌生人回家過夜。因此,當您搜尋您的網路時,您得到什麼部分取決於您在哪裡尋找以及您在尋找什麼。
然而,很明顯,人們在各種關係中都非常依賴朋友和家人。當您獨自認識一個新朋友時,您只瞭解自己的資訊。相比之下,當其他人介紹您時,他們既瞭解您又瞭解您的潛在伴侶,有時他們會扮演媒人的角色(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鼓勵他們認為會相處融洽的人之間進行會面。朋友和家人不僅很可能瞭解您的個性、社會背景和工作經歷,而且他們還了解隱藏的細節,例如您將衣服留在地板上或送玫瑰的傾向。社會撮合的介紹不僅風險較低,而且比單打獨鬥更具資訊量,這也是人們數千年來一直依賴介紹的原因之一。
然而,在大多數現代社會中,我們普遍對包辦婚姻持負面看法,我們無法想象嫁給陌生人會是什麼樣子。熱心腸的朋友和親戚愛管閒事地干涉我們的生活,以“幫助”我們找到伴侶,這被視為喜劇人物,例如《屋頂上的提琴手》中的延特。事實上,只有當我們的朋友、親戚和同事認為我們自己找不到伴侶時,他們才會扮演媒人的角色。然而,現實情況是,即使我們堅持認為我們是在演繹自己的私人命運,我們的社交網路也能非常有效地發揮媒人的作用。
真實社交網路的結構非常適合產生大量線索。如果您是單身,並且您相當熟悉 20 個人(足以讓他們邀請您參加派對),並且如果他們每個人都認識另外 20 個人,並且他們每個人都認識另外 20 個人,那麼您就與 8,000 個相隔三度人脈的人聯絡在一起。而這些人中的一個很可能就是您未來的配偶。
當然,偶然的相遇有時可以使陌生人走到一起,尤其是在涉及一些偶然的身體接觸時。這些意外的驚喜經常被用作浪漫故事中的情節裝置,無論是兩個人都在《緣分天註定》中搶同一雙手套,還是在《霍華德莊園》中錯誤地拿走一把雨傘,或者是在《101 忠狗》中狗狗的皮帶纏在一起。諸如此類的事件為進一步的社互動動以及可能的性或婚姻提供了基礎,因為它們需要應用賓夕法尼亞大學前社會學家歐文·戈夫曼所稱的“糾正性”儀式:人們必須消除“損害”,而這種行動反過來意味著他們必須相互瞭解。優秀的調情者能夠將此類偶然事件轉化為真正的機會。而最優秀的調情者甚至可能能夠設計一場“意外”來結識某人:他們自己創造運氣。但這些偶然事件是例外而不是規律。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這些陌生人的會面也涉及到一定程度的共同興趣,例如在服裝、音樂或寵物方面。
即使個人在沒有共同聯絡人的幫助下獨自見面,也存在一個社會“預選過程”,這會影響他們最初可能遇到的那種人。例如,《芝加哥性調查》還收集了關於美國人在哪裡遇到伴侶的資料。在該研究中,60% 的人是在學校、工作場所、私人聚會、教堂或社交俱樂部等場所遇到他們的配偶的,這些場所往往涉及在興趣、偏好和背景方面非常相似的男女。10% 的人是在酒吧、透過個人廣告或在度假勝地遇到他們的配偶的,這些地方更多樣化,但未來配偶的類型範圍仍然有限。
個人遇到伴侶的地點和環境在過去一個世紀中一直在變化。關於這一趨勢的最佳資料來自法國進行的一項研究。調查人員在考察人們遇到配偶的各種場所(包括夜總會、聚會、學校、工作場所、度假目的地、家庭聚會或僅僅是“在附近”)後,追蹤了隨著時間推移的變化。例如,從 1914 年到 1960 年,有 15% 到 20% 的人報告說在附近遇到了他們未來的配偶,但到 1984 年,這一比例降至 3%,反映出現代性和城市化導致基於地理位置的社會關係衰落。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地理位置甚至變得不那麼重要了。2006 年,九分之一的美國網際網路使用者(約 1600 萬)報告說使用線上約會網站或其他網站(例如 match.com、eharmony.com 或名為 plentyoffish.com 的網站,以及無數其他網站)來結識他人。在這些“線上約會者”中,43%(即近 700 萬成年人)曾與他們在網上認識的男女進行過實際的、現實生活中的約會,其中 17% 的人(即近 300 萬成年人)根據一項系統的全國調查,已經與他們的線上約會伴侶建立了長期關係或結婚。相反,3% 的已婚或處於穩定關係的網際網路使用者報告說他們在網上認識了他們的伴侶,這個數字可能會上升。鄰家女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越來越多地透過社交網路來結識我們的伴侶,這些社交網路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比過去要小得多。
社交空間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在附近會面的重要性下降,人們不再在地理空間中尋找伴侶。然而,他們仍然在搜尋社交空間。我們不是挨家挨戶或挨個城鎮地走,而是在人與人之間跳躍,尋找完美的伴侶。我們看看我們網路中附近的人(例如,我們的朋友、同事)是否適合作為伴侶,如果不是,我們會進一步在網路中尋找(我們朋友的朋友,我們同事的兄弟姐妹)。我們經常尋找諸如聚會之類的場合,這些場合很可能導致結識朋友的朋友和網路中更遠的人。
我們與朋友的朋友和我們不太瞭解的其他類別的人有“弱聯絡”。但是,這些型別的聯絡對於將我們與我們根本不認識的個人聯絡起來可能非常寶貴,從而為我們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範圍。搜尋網路的最佳方法是超越您的直接聯絡人,但不要太遠,以至於您與您的聯絡人不再有任何共同之處。朋友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可能正是將您介紹給您未來配偶的合適人選。
婚姻的好處
現代研究證實,婚姻對您有益,但對男性和女性的好處是不同的。如果我們能夠隨機選擇 10,000 名男性與 10,000 名女性結婚,並且如果我們能夠跟蹤這些夫婦幾十年,看看誰在何時去世,統計分析表明,我們將會發現:結婚會使男性的壽命延長七年,使女性的壽命延長兩年。
人口統計學家李·利拉德(Lee Lillard,前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及其同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家琳達·韋特(Linda Waite)和德勤金融諮詢服務公司經濟學家康斯坦丁·帕尼斯(Constantijn Panis)最近的創新工作集中於理清婚姻如何以及為何延長壽命。他們的研究分析了 1968 年至 1988 年期間,超過 11,000 名男性和女性在進入和離開婚姻關係時發生了什麼。他們仔細跟蹤人們從結婚前到婚姻結束後(無論是由於死亡還是離婚),甚至到任何再婚。他們還仔細研究了婚姻如何賦予健康和生存益處,以及這些機制可能對男性和女性有何不同。
配偶提供的情感支援具有許多生物學和心理益處。靠近熟悉的人可能會產生多種多樣的影響,例如降低心率、改善免疫功能和減輕抑鬱症。就性別角色而言,利拉德和韋特發現,婚姻對男性健康的主要幫助方式是透過妻子為他們提供社會支援和與更廣泛社會世界的聯絡。同樣重要的是,已婚男性放棄了所謂的“愚蠢的單身漢把戲”。當他們結婚時,男性承擔起成年人的角色:他們擺脫了車庫裡的摩托車,停止使用非法藥物,定時吃飯,找工作,在合理的時間回家,並開始更認真地承擔責任——所有這些都有助於延長他們的壽命。這種社會控制過程,妻子改變丈夫的健康行為,似乎對於男性健康如何隨著婚姻而改善至關重要。相反,婚姻改善女性健康和長壽的主要方式要簡單得多:已婚女性更富有。
這種對大量人口統計學研究的卡通式總結可能顯得非常性別歧視和過時。重要的是要注意,這些研究涉及的人是在女性經濟實力遠不如男性的幾十年裡結婚的。然而,這些結果指向了一些更深刻和更少爭議的東西,即個人對交換各種影響他們健康的東西,而這種交換——與任何交易一樣——在型別或數量上都不必是對稱的。
社交空間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在附近會面的重要性下降,人們不再在地理空間中尋找伴侶。然而,他們仍然在搜尋社交空間。我們不是挨家挨戶或挨個城鎮地走,而是在人與人之間跳躍,尋找完美的伴侶。我們看看我們網路中附近的人(例如,我們的朋友、同事)是否適合作為伴侶,如果不是,我們會進一步在網路中尋找(我們朋友的朋友,我們同事的兄弟姐妹)。我們經常尋找諸如聚會之類的場合,這些場合很可能導致結識朋友的朋友和網路中更遠的人。
我們與朋友的朋友和我們不太瞭解的其他類別的人有“弱聯絡”。但是,這些型別的聯絡對於將我們與我們根本不認識的個人聯絡起來可能非常寶貴,從而為我們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範圍。搜尋網路的最佳方法是超越您的直接聯絡人,但不要太遠,以至於您與您的聯絡人不再有任何共同之處。朋友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可能正是將您介紹給您未來配偶的合適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