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我的房子,你會發現一些奇怪的東西。
我可以為我收藏的一些東西辯解。例如,一小群卡奇納娃娃和一群木製非洲動物,都有其審美價值。我對藥理學的興趣催生了一個個人的研缽、研杵和舊藥瓶博物館。但隨後我想到其他我無法讓自己扔掉的東西:舊的壁球和網球拍、上世紀未讀的雜誌,以及成堆的快要散架的 T 恤。我還保留著舊咖啡機。我不得不承認,這似乎有點瘋狂。
幸運的是,對我來說——以及對許多其他人來說——定義心理學家所說的“收集問題”的,不是一個人壁櫥裡的內容,而是雜物的數量及其後果。雖然堆積東西可能很昂貴,而且物品有時會佔用相當大的空間,但大多數人不會遇到麻煩。他們不會花費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錢,也不會讓東西佔據基本的生活空間。但是,抓住東西的衝動可能會出錯。當它出錯時,這種囤積行為的後果可能是嚴重的。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囤積者引起了藝術家、科學家——甚至脫口秀節目主持人的興趣。《奧普拉·溫弗瑞秀》在 2005 年 5 月專門做了一期關於囤積的節目,重點介紹了一位名叫凱瑟琳的女性,她收集了 81 只貓和 6 條狗——以及第二位女性克里斯塔,她把四居室的房子塞滿了成堆的衣服和垃圾。儘管長期以來囤積者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物件,但直到最近,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才開始警告說,一種不健康的囤積衝動可能會困擾僅在美國就超過一百萬人。現在,少數神經學家、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已經開始識別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並提出了一種有希望的治療方法。
患有這個問題的人會獲得大量物品,並且無法丟棄。史密斯學院的心理學家蘭迪·O·弗羅斯特說,將這種疾病與正常收集區分開來的是,囤積者的東西佔據了他或她的生活空間的程度,以及無情的收集所產生的損害。
最常儲存的物品包括報紙、舊衣服、袋子、書籍、郵件、筆記和清單。這些物品可能會堆積到一定程度,以至於不再有空間進行烹飪、睡覺和洗澡等基本活動。弗羅斯特指出,有害後果包括未能支付賬單(它們在雜物中丟失),以及當成堆的垃圾傾倒時造成的傷害甚至死亡。囤積連續體的最嚴重的臨床終點被稱為 Diogenes 綜合徵,以住在桶裡的希臘哲學家 Diogenes 命名。在這種綜合徵中,嚴重的自我忽視和拒絕接受幫助伴隨著囤積,導致營養不良和其他健康問題。
收集資料
囤積在精神病學的“聖經”——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IV)中被明確提及,作為強迫症人格障礙(OCD)的症狀。它也見於其他一系列疾病,包括創傷性腦損傷、抽動障礙(如圖雷特綜合徵)、精神發育遲滯和神經退行性疾病。但一些專家已經開始爭辯說,囤積應該被視為一種獨立的綜合徵或實體。首先,囤積可能在沒有任何其他病理學的情況下出現,並導致嚴重的損害。一些證據還表明,囤積比普遍認為的更為常見。
弗羅斯特和他的同事調查了公共衛生部門,發現五年期間,他們每 10 萬人僅收到 26 起囤積投訴。他認為這個數字嚴重低估了問題的普遍程度。他指出,囤積最常出現的情況是強迫症,並且它困擾著 20% 到 30% 的患者。鑑於強迫症在世界人口中約佔 1% 到 2%,這將使與強迫症相關的囤積症的患病率約為每 1000 人中 4 人。
此外,黃仁平及其同事在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科的一項研究發現,22.6% 的痴呆住院患者有臨床上顯著的囤積行為,南非開普敦斯泰倫博什大學精神科的丹·J·斯坦因發現,老年精神病住院部的患者表現出 5% 的囤積患病率。羅德島普羅維登斯巴特勒醫院神經病學主任和記憶與衰老專案主任斯蒂芬·薩洛韋估計,他看到的痴呆患者中約有 5% 表現出臨床上顯著的囤積行為。根據在這些樣本人群中發現的疾病程度,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桑賈亞·薩克塞納估計,僅在美國就有 100 萬到 200 萬囤積者。他認為囤積是一個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
關於這種情況的一個誤解是,它一定是由高度異常的心理過程或大腦活動引起的。事實上,類似的行為在各種物種中都很常見且高度保守。在人類中,臨床上顯著的、導致不可能的雜亂的強迫性收集似乎與“正常”收集和普遍存在的保留衣服、書籍和其他物品的傾向處於一個連續體上,遠遠超出了它們被使用或需要的程度。在某些情況下,過度儲存甚至可能是有用的。例如,在戰爭時期或其他食品、藥品和其他重要物資可能受到限制的情況下,人們會囤積商品。
同樣,動物中被稱為囤積的大部分行為都是適應性的,並且具有明確的目的。動物研究的重點是食物囤積,但鳥類和其他動物也會收集鋁箔、珠子和其他顏色鮮豔的物體,有時作為求偶行為的一部分。然而,動物的一些囤積行為似乎沒有目的,更像人類中看到的病態型別——收集本身就是目的。眾所周知,正常的大鼠似乎為了囤積而囤積食物,而不考慮它們已經有多少食物,並且如果可以選擇,倉鼠寧願保留額外的玻璃珠也不願保留食物。
動物研究還揭示了對這種行為的一系列複雜控制。神經遞質多巴胺的化學模擬物會刺激大鼠的食物囤積行為,而另一種神經遞質血清素的類似物會減少這種行為。性激素和阿片類藥物也調節這種活動。遺傳研究也指出了大腦化學的重要性。囤積症患者比普通人更有可能擁有具有相似症狀的近親。對患有強迫症和圖雷特綜合徵的囤積者的基因分析表明,這種強迫症與COMT的特定形式或等位基因有關——COMT是一種編碼參與多巴胺和其他神經遞質代謝的酶的基因。
動物的電刺激和病變實驗表明,積累物品的驅動力來自大腦的皮質下邊緣系統,該系統由進化上原始的結構組成,這些結構參與與生存相關的行為,如食慾、性慾、攻擊性和情緒行為。創傷性腦損傷、中風和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囤積症的發作也有助於查明參與這種行為的大腦區域。薩克塞納和他的同事使用腦成像技術研究了患有強迫性囤積症的強迫症患者,結果表明他們邊緣系統的代謝活動較低。
愛荷華大學的史蒂文·安德森和他的同事最近發現,86 名腦損傷患者中有 13 名患上了持續性囤積行為。但在這種情況下,這 13 個人都損傷了內側前額葉區域,內側前額葉區域是額葉皮層的一部分,負責所謂的執行性、高階認知功能。薩洛韋指出,患有額顳葉痴呆症的患者,他們的大腦在同一區域受損,尤其容易患上囤積症。他和安德森都懷疑,當正常抑制這種行為的高階迴路中斷時,就會產生這種強迫症。
治癒囤積症
最終,對囤積症神經基礎的透徹理解可能會帶來更好的治療方法。任何這樣的進步都將受到歡迎,因為這種疾病一直非常難以治療。臨床試驗和病例報告都表明,強迫性收集對緩解其他強迫症症狀的抗抑鬱藥或心理療法反應不佳。然而,最近,弗羅斯特和他的同事開發了一種認知行為療法,該療法解決了囤積症的各種心理動機。
一些囤積者由於優柔寡斷而難以丟棄東西;另一些人則因為對自己的物品有情感依戀。正如弗羅斯特指出的那樣,囤積者認為他們的物品是他們的一部分:“他們無法區分重要和不重要的東西。”雖然大多數人認為 10 年前的舊新聞雜誌是垃圾,但囤積者認為它包含關鍵資訊。還有一些人不丟棄物品是因為他們患有執行功能障礙和其他認知缺陷,這使得他們難以整理自己的物品並區分他們需要的物品和他們不需要的物品。
弗羅斯特的技術使用小組治療課程來幫助患者識別維持其行為的思想和情緒,然後挑戰這些動機的有效性。還鼓勵患者練習新的行為模式。他們去購物但不買任何東西,在小組環境中和作為家庭作業丟棄物品,並且他們學習整理物品的方法。初步結果很有希望。以這種方式治療的患者開始容忍與丟棄物品相關的焦慮,並逐漸減少家中堆積的無關緊要的垃圾。不必清除所有雜物,只需清除足以減少火災和健康危害的雜物即可。
弗羅斯特說,任何與這些患者一起工作的人都必須記住,他們僅僅想到——更不用說採取行動——扔掉他們的一件東西時所經歷的極度焦慮。一個關鍵原則是,囤積者是唯一應該丟棄物品的人。家人或其他照顧者試圖透過扔掉東西來整理房間的嘗試,無論多麼善意,都會疏遠患者,並增加他或她的孤立感和對任何干預的抵制。如果沒有囤積者自身的一些改變,一旦親戚、治療師或攝製組離開,報紙、郵件和各種雜物將不可避免地再次堆積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