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掉的賭注驅使大腦做出錯誤決策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在二十一點牌桌上,一個糟糕的賭注可能帶來的後果不僅僅是錢包變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負面結果對後續決策的影響大於正面結果:在輸掉之後,個人比在贏了之後更有可能承擔更大的風險。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上發表報告的科學家們提出,這些結果的影響可能超出賭桌,加強了心理學家們的觀點,即人類絕非理性的決策者。

密歇根大學的心理學家威廉·J·格林和艾德里安·R·威洛比招募了 12 名參與者參加一系列賭博式試驗。受試者可以選擇按下包含數字 5 或 25 的兩個方塊之一。選擇一個數字大約一秒鐘後,該方塊會閃爍綠色或紅色,分別對應於獲勝或失敗。成功選擇 5 會給個人的獎金增加 5 美分,但對相同數字的錯誤押注會導致扣除相同金額。兩次下注之間僅間隔幾秒鐘,迫使參與者快速做出反應。在大多數情況下,失敗會導致更大膽的舉動,個人通常會選擇 25 而不是更保守的 5。獲勝的回合會產生風險較低的行為。

研究人員給這 12 名參與者戴上電極帽,利用一種稱為事件相關腦電位 (ERPs) 的大腦電活動測量方法來監測他們對不同結果的生理反應。失敗產生的 ERP 源於內側額葉皮層深處,這是位於前額上部後方的大腦區域。但是,奇怪的是,當選擇了 5 的受試者得知 25 也可能贏,從而暴露了錯失更大收益的機會時,這些 ERP 並沒有出現。格林還發現大腦的反應速度令人驚訝。對 ERP 的分析顯示,受試者看到結果後僅 265 毫秒,就出現了一種特定的腦活動模式達到峰值。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獲獎新聞以支援我們 訂閱。購買訂閱可以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格林和威洛比指出,這種對短期決策的心理學見解可能很重要,因為人類似乎不再是經濟模型中構建的那種始終理性的存在。“研究結果表明,在許多情況下,我們的大腦會匆忙做出判斷,”格林說,並補充說,“在一些基本的神經學層面上,損失確實比收益更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