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這個時候 對許多人來說是截止日期季。似乎無論我們看向哪裡,都有時鐘或日曆催促我們加快速度,停止磨蹭。對一些人來說,這是學期末的衝刺,有論文要寫,有書要消化和理解,而另一些人則在匆忙整理數百個零散的事務,以便迎接盛大的家庭度假。無論具體原因是什麼,抱怨都是一樣的:要做的事情太多,時間太少!
但是我們真的時間太少嗎?這些截止日期真的迫在眉睫嗎?或者事實上我們比想象的更悠閒?思考時間總是很棘手的,而新的研究現在表明,截止日期壓力可能會導致我們對完成所有事情真正需要多少時間的看法產生偏差。
威爾士斯旺西大學的心理學家 Gabriela M. Jiga-Boy 研究了努力程度和時間感知之間複雜的關係。她和她的同事——國際研究機構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的 Anna E. Clark 以及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的 Gün R. Semin——想看看任務的感知難度和截止日期壓力是否會扭曲我們對時間的感知。他們的靈感來自另一項研究,該研究表明,空間感知會受到任務費力的程度的影響:例如,如果我們感到疲倦、年老或負重,我們會覺得一座山比實際更陡峭。Jiga-Boy 和她的同事想知道,同樣的感知偏差是否會扭曲我們對近期的看法,他們進行了一系列實驗來探索這個想法。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些實驗非常簡單。例如,在一個實驗中,他們要求一組學生志願者想象 28 個事件會在未來的某些時間點發生,但沒有將事件與任何確切日期聯絡起來。其中一些事件相當輕鬆,例如購買音樂會門票,而另一些事件則複雜且費力,例如策劃婚禮。然後,志願者被要求估計這些活動中的每一項需要他們付出多少努力。他們還被問到:事件發生的那一天對你來說感覺有多遙遠?
這個想法是看看任務的難度是否會影響對時間的感知,無論是拉長還是壓縮時間。結果確實很明顯。學生們認為複雜和困難的任務——策劃婚禮或精心策劃的假期——似乎比要求較低的活動更遙遠。換句話說,我們的大腦將複雜性和努力轉化為時間:一項要求苛刻的任務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完成,因此它的完成必定更遙遠。
時鐘在滴答作響
當然,這種邏輯是不健全的。這是原始思維簡單地將努力和時間等同起來。正如預期的勞累使我們看到的山丘比實際更陡峭一樣,我們也將要求苛刻的任務視為延伸到更遠的未來。但是,在現代世界出現諸如時鐘和日曆——以及期末考試和假期安排以及其他截止日期之類的東西之前,大腦就已經學會了建立這些基本聯絡。Jiga-Boy 和她的同事認為,強加這種現代截止日期可能會改變這種時間感知,他們在另一組實驗中測試了這個概念。
這些實驗與前面描述的實驗類似,這次添加了截止日期。例如,志願者再次可視化了不同複雜程度的任務,但有些人被給予了兩個月後的截止日期,另一些人被給予了八個月後的截止日期。同樣,所有志願者都被問及事件對他們來說感覺有多遙遠。
發表在 2010 年 12 月號的《心理科學》雜誌上的結果非常有趣。與之前的發現相反,現在更費力的事件感覺時間上更近——而不是更遠。僅僅施加一個截止日期——無論是兩個月還是八個月後——就逆轉了大腦中工作與時間的關係。面對截止日期,志願者們認為困難和複雜的任務迫在眉睫。
最後,為了驗證結果是否確實適用於現實世界的場景,Jiga-Boy 和她的同事招募了一組新的志願者進行最後一次測試。志願者被告知他們正在參與一項健康研究,將監測他們的食物攝入量並在一個月後向研究人員報告。一些受試者被指示記錄他們在任意兩天吃的東西並提交一份半頁的報告,而另一些受試者則被要求記錄他們兩週的膳食並提交一份 10 頁的報告。當被問及截止日期看起來有多遙遠時,那些任務更費力的受試者報告說,月底感覺比其他受試者報告的要近得多。
現在想象一下同時有幾個截止日期——期末考試、畢業典禮,也許還有婚禮或歐洲假期——更不用說你所有的日常承諾,這些承諾不會消失。難怪你感到非常不知所措。但 Jiga-Boy 和她的同事認為,這些發現可能有一線希望。這些對截止日期壓力的扭曲感知可能有一個好的目的。也就是說,複雜且費力的任務的嚴格截止日期可能會令人恐懼地迫近,這是有原因的——這樣我們就會足夠重視它們。
回到所有那些迫在眉睫的春季截止日期。僅僅知道完成所有事情有多麼困難本身就是一種認知提示,可以幫助我們準備和計劃,並使我們保持認真,以便我們能夠應對未來的挑戰。感謝大腦的技巧,所有那些學期論文都將被寫出來,假期也將被計劃好——就像每年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