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星際紀念碑

來自遙遠恆星的古老文明可能創造了不朽的機器,在銀河系中漫遊,並使其遺產永存

A futuristic machine, possibly an alien spaceship, floats between the stars.

到現在,我已經到了一個可以把生日看作是不可避免的終結倒計時的年紀。我們活著,卻不知道終結何時到來。但是,認識到它的必然性鼓勵我們為自己的成就建立紀念碑,使其比我們更長久。當然,我們的 DNA 可以透過我們的孩子賦予我們這種長壽。但我們常常希望為我們身後留下的世界增添超越我們基因程式碼的意義。

《創世紀》3:19 寫道:“你必汗流滿面才得餬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 唯一逃脫這種命運的人是克萊德·湯博,冥王星的發現者,他的一些骨灰正搭乘“新視野號”宇宙飛船飛出太陽系。但是這些骨灰只不過是被燒燬的 DNA,沒有任何有用的資訊內容。對於 NASA 來說,更科學的做法是傳送他的基因組的電子記錄,或者更好的是,冷凍幹細胞

但是對於我們其他人來說,我們其餘人的遺骸都留在地球上,我們仍然面臨著一個根本問題,即我們應該留下什麼才能被人們記住。穴居人曾在他們居住的洞穴牆壁上留下痕跡。皇帝、國王、富人和大學官員都留下了雕像或畫像,以儲存他們的外貌。建築師創造了建築物。但最好的紀念碑不是物質的;相反,它們本質上是精神上的。音樂家留下了他們的作品,科學家留下了他們的原始方程式,畫家留下了他們的畫作,作家留下了他們的故事。這些腦力勞動成果存在於抽象思想的空間中,而不是在真實的空間中。只要有一個大腦知道它,一個想法就可以永遠存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然而,當太陽在十億年後升溫並蒸乾地球上所有的海洋時,所有地球上的創造物都將消失。是否有希望創造出比這個地球終點更持久的紀念碑?最好的方法可能是跟隨湯博的骨灰進入外太空。

我們最長壽的紀念碑可能是技術遺蹟,它們表現出比人類自然智慧更活躍的智慧;也就是說,它們可以由配備人工智慧 (AI) 的裝置來代表。想象一下一個緊湊的 CubeSat,配備人工智慧和 3D 列印,將我們目標的火炬帶入廣闊的銀河系。在透過機器學習訓練這些系統後,將它們傳送到星際空間,就像體驗把我們在家裡和學校教育過的孩子送到世界各地一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訓練一個獨特的人工智慧系統,反映我們自己的人生意義和目標。與其在十億年後會坍塌的洞穴牆壁上繪畫,不如塑造我們個人人工智慧系統的內容,使其在太空中存活數十億年,彷彿它是我們自己的技術化身

這些化身可以比太陽更長壽,無限期地繼續它們的旅程,同時複製損壞的部件或使用 3D 列印機制作自己的額外副本。如果我們能把這想象成人類未來的藍圖,它是否也可能代表著另一個文明的過去,那個文明比我們早存在十億年?

為了找到答案,我們應該以謙遜的態度尋找宇宙中在我們之前出現的人的星際紀念碑。到目前為止,我們用來勘測天空的所有望遠鏡都不夠靈敏,無法探測到立方體衛星大小的物體反射的陽光。即將到來的由維拉·C·魯賓天文臺進行的“空間和時間遺產巡天”(LSST)可能會發現這樣的紀念碑。此外,如果任何此類物體進入地球大氣層,它們可能會被歸類為不明空中現象 (UAP),這與 2021 年 6 月 25 日提交給美國國會的報告中提到的型別相同。

最近宣佈的伽利略專案有可能在它們經過地球附近時發現地外紀念碑。自主化身可能早已被其他生物傳送出來,以至於到現在那些生物已經滅絕。發現先進的技術文物將提供與發現可追溯到 45,500 年前的史前洞穴繪畫相同的敬畏之感。並且,如果能找到傳送者攜帶的隨附基因記錄,其資訊內容比湯博的骨灰還要豐富,那將更加令人興奮。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多位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