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受駕車者厭惡,卻為果樹所喜愛,加州圖萊霧正在消散

 加州標誌性且濃密的冬季霧氣“顯著”減少,使駕駛更加安全

“家門口的氣候”是《每日氣候》旨在突出報道當前氣候變化影響的一項工作。欲瞭解更多此類報道,請訪問www.dailyclimate.org/doorstep

對於加州公路管理者來說,研究表明中央山谷獨特的圖萊霧正在減少,這並不令人意外。

這種濃厚的地霧是標誌性的天氣特徵,在寒冷的月份裡籠罩在聖華金谷和薩克拉門託谷,歷史上一直是駕車者的禍害。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濃霧中,20輛、50輛甚至100輛汽車連環相撞的事故並非聞所未聞。加州交通運輸部 (Caltrans) 花費了 1200 萬美元建立了一個系統,以檢測霧氣並警告駕車者,該系統位於弗雷斯諾以南 99 號高速公路一段臭名昭著的事故多發路段,長達 13 英里。

但自 2009 年安裝以來,該州一直沒有機會評估這些措施是否物有所值。研究人員報告稱,曾經是冬季可靠指標的霧氣在過去三十年中顯著減少。

加州交通運輸部第 6 區維護和運營部門副區長約翰·劉表示:“我們實際上沒有太多的霧來測試該系統。”他指出,部分原因是加州無疑正處於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乾旱之一。“當地人都知道,下雨後的第一天,晚上非常涼爽,那時就會形成霧,”劉說。“當我們不下雨時,我們就不會有圖萊霧。”

對於加州駕車者來說,這應該是個好訊息,因為以該地區圖萊草命名的圖萊霧可以將高速公路的能見度降低到幾乎為零。霧氣已被認為是造成多起大型多車事故的原因,其中最嚴重的一次是 2007 年 11 月發生的 108 輛汽車連環相撞事故。這場連鎖反應碰撞持續了十分鐘才展開,造成兩人死亡,40 人受傷,導致 99 號高速公路關閉超過 12 個小時。

劉補充說,雖然霧氣很危險,但它的消失也很令人擔憂。“霧氣可能很糟糕,但我們迫切需要雨水。”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上週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可能存在更長期的趨勢。

他們追蹤了該地區過去 32 個冬季霧天數量下降了 46%。研究人員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 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NOAA) 的衛星記錄與加州大學氣象站網路的資料配對,能夠表明,儘管每年的變化很大,但霧氣的總體趨勢是下降的。

該論文發表在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的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

這項新研究的作者強調,冬季圖萊霧的減少為該州數十億美元的農業產業敲響了警鐘,因為杏仁、開心果、櫻桃、杏子和桃子等作物都需要經歷一個必要的冬季休眠期,而這個休眠期是由較低的溫度引發和維持的。

圖萊霧有助於形成冬季寒冷。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環境科學、政策與管理系教授,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丹尼斯·巴爾多奇說:“樹木需要這段休眠時間來休息,以便它們稍後在生長季節能夠長出芽、花和果實。”

巴爾多奇說:“休眠期不足會損害農民獲得高質量水果產量的能力。”他的父親曾在安提俄克和奧克利種植杏仁和核桃。

加州中央山谷提供了美國 58% 的非柑橘類水果和堅果作物,這是根據州農業統計資料得出的。僅加州杏仁作物的價值就接近每年 40 億美元,而弗雷斯諾縣是該州最大的農業生產縣,僅 2011 年的農業產值就接近 70 億美元,這是可獲得的最新年份。

其他研究也表明,中央山谷的冬季寒冷正在減少——即 0 至 7 攝氏度(32 至 45 華氏度)之間的時數。研究報告的作者指出,自 1950 年代以來,冬季寒冷的時數已減少了數百小時。

但巴爾多奇說,僅環境氣溫可能無法充分反映作物所經歷的熱量。陽光直射會加熱花芽,使其溫度高於周圍空氣溫度。因此,霧對於遮蔽花芽免受陽光照射並幫助它們積累冬季寒冷非常重要。
氣候預測表明,中央山谷冬季寒冷的累積量將繼續減少。巴爾多奇說,水果開發商已經在嘗試開發能夠耐受較少冬季寒冷的品種。

巴爾多奇說:“農民可能還需要考慮調整果園的位置,可以這麼說,以追隨霧氣。例如,內華達山脈山麓沿線的一些地區是候選地區。這種型別的改變是一個緩慢而艱難的過程,因此我們現在就需要開始考慮這個問題。”

目前,加州交通運輸部用於提醒和培訓駕駛員在遇到大霧前減速的系統處於閒置狀態,尚不清楚下個冬天是否需要它。

在 2007 年致命的 108 輛汽車連環相撞事故發生大約一年後,加州交通運輸部開始安裝其希望成為檢測霧氣危害和警告駕駛員的最新技術,使用微波感測器來接收車輛減速時的訊號。該專案還包括駕駛員教育計劃和 511 電話線,駕車者可以透過該電話線撥打電話獲取資訊。“它確實有效,但我們還沒有能夠進行嚴格的前後研究,以確定這是否真的是一種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劉說。

劉談到他自己 25 年前在 99 號高速公路上開車時經常遇到的情況時說,“我們還沒有遇到真正濃厚的豌豆湯般的霧”,當時他自己還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學生。

本文最初發表於《每日氣候》,這是由非營利性媒體公司環境健康科學出版的氣候變化新聞來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