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線 | 國際能源署一份新報告顯示,將全球變暖控制在 1.5 攝氏度仍然是可能的,但這需要大幅削減能源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
這份於週二釋出的路線圖是國際能源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2021 年 5 月報告的更新。這份長達 227 頁的分析報告發現,世界必須到 2030 年將其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增加兩倍,並加快審批和電網連線,才能到 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
國際能源署執行幹事法提赫·比羅爾呼籲各國政府“將氣候問題與地緣政治分開”,並迅速走到一起,以保持 1.5 攝氏度的目標觸手可及。國際能源署表示,如果各國未能採取更積極的行動,氣候目標將依賴於碳去除技術,而這些技術“成本高昂且尚未大規模驗證”。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繼續存在。
比羅爾在一份宣告中表示:“從大氣中去除碳的成本非常高昂。我們必須盡一切可能首先阻止碳排放到大氣中。過去兩年,實現 1.5°C 目標的道路變得狹窄,但清潔能源技術正在保持這條道路暢通。”
國際能源署表示,自 2021 年以來,太陽能發電和電動汽車銷量的增長與 2050 年淨零排放路徑相符。在國際能源署的設想中,這兩項技術將實現目前到 2030 年所需減排量的三分之一。
國際能源署表示,實現淨零排放還需要加快能源效率的提高、大幅增加熱泵的使用以及大幅削減能源部門的甲烷排放。甲烷是一種溫室氣體,在 20 年的時間尺度內,其效力約為二氧化碳的 80 倍。
國際能源署表示,到 2035 年,發達經濟體的排放量需要比 2022 年的水平下降 80%,而新興經濟體的排放量需要下降 60%。
這份報告是在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夏天之後釋出的,這個夏天以災難性的野火、風暴和洪水為標誌。國際能源署在其報告中強調,“將全球能源系統轉變為符合 1.5 °C 目標的情況從未如此強烈。”
聯合國氣候峰會(今年晚些時候舉行的 COP 28)是世界“在本關鍵十年剩餘幾年中承諾採取更強有力的雄心和實施行動的‘重要機會’”,比羅爾說。
今年的年度會議將於 11 月在迪拜開始。此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任命石油高管蘇爾坦·艾哈邁德·賈比爾擔任會談主席,這引發了更多關注。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執行長賈比爾最近呼籲“逐步減少”化石燃料,使用了2021 年蘇格蘭氣候會談中具有爭議的措辭。
國際能源署的報告發現,在淨零排放情景中,沒有新建煤礦、礦井擴建或“未減排”煤電廠(或未配備碳捕獲技術的煤電廠)的空間。該機構表示,具有“長週期”的新石油和天然氣專案也不符合淨零情景,但現有和已批准的專案仍需繼續投資。
該報告警告稱,在 2023 年至 2035 年期間,化石燃料供應、發電和終端用途的投資比淨零排放情景高出 3.6 萬億美元。
報告稱:“這些投資中的大部分將用於壽命長的資產,如果要實現將溫升恢復到 1.5°C 以下的目標,這些資產的運營將需要減少或縮短壽命。”
國際能源署的路線圖預測,即使沒有任何新的氣候政策,煤炭、天然氣和石油的需求也將在本十年達到峰值,這與比羅爾本月早些時候在《金融時報》上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的觀點相呼應。國際能源署表示,化石燃料需求達到頂峰是“令人鼓舞的,但這遠不足以實現 1.5 °C 的目標”。
歐佩克駁斥了化石燃料需求達到峰值的觀點,並呼籲停止對新的石油和天然氣專案進行投資。歐佩克秘書長海賽姆·阿爾·蓋斯在本月的一份宣告中聲稱,“這種說法只會讓全球能源系統徹底失敗”,並將導致“能源混亂”。
但國際能源署的報告警告說,如果到 2030 年清潔能源的擴張規模不夠大,1.5°C 的目標將變得依賴於“大規模部署”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的技術。
報告稱:“在本世紀後半葉,每年將需要從大氣中去除近 5 [吉噸] 二氧化碳。如果碳去除技術未能達到如此規模,將氣溫恢復到 1.5 °C 將不可能實現。從大氣中去除碳的成本高昂且不確定。”
非營利性倡導團體“直接空氣捕獲聯盟”的一位代表表示,對該技術的投資需要與其他脫碳努力同步進行。
該集團的聯合創始人兼高階主管傑森·霍克曼表示:“該報告強調了直接空氣捕獲聯盟一直以來的觀點,即 DAC 不是快速、有力且持續減排的替代品,而是一種用於清理殘留排放和歷史遺留排放以及限制氣候變化最壞影響的關鍵工具。”
本文也刊登在《能源線》雜誌上。
經 POLITICO, LLC 許可,轉載自E&E 新聞。版權所有 2023 年。E&E 新聞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