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利馬——近日,陽光穿透了籠罩在這座古老泥磚金字塔和時尚融合餐廳林立的繁華城市上空的霧霾。但前來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的外交官和活動人士表示,天氣轉好與談判中籠罩的陰鬱氣氛成反比。
本週抵達這座南美洲首都的部長們會發現,上週峰會開幕時的歡快氣氛已蕩然無存。美國和中國宣佈削減碳排放以及國際社會向全球氣候變化基金注入近100億美元的早期興奮,已被貧窮國家熟悉的牢騷所取代,他們認為富裕國家仍然做得不夠。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明天和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週四的出現或許還能提振談判。但由於一項新的國際全球變暖協議的制定岌岌可危,觀察人士表示,他們對談判的方向感到嚴重擔憂。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國際氣候政策主任傑克·施密特說:“如果我們下週末情緒非常消極,而在此之前,我們剛剛在過去20年中消除了氣候行動中的一些最大障礙,那麼我們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就存在真正的問題。”
本週將要作出的決定預計將為計劃於2015年在巴黎簽署的新全球協議奠定基礎。如果美國和其他工業化國家如願以償,它將與目前的《京都議定書》截然不同。《京都議定書》是1997年的條約,只要求富裕國家減排,同時要求它們向較貧窮的國家支付自願採取行動的費用。新協議可能會看到所有國家在2020年之後單方面承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由於各國政府預計將在明年第一季度宣佈其承諾,富裕國家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不僅要公佈減排目標,還要公佈它們將為幫助促進清潔能源和保護弱勢國家免受氣候變化影響而提供的資金數額。
美國和歐洲反對這一努力,稱這將分散人們對削減排放這一首要目標的注意力。活動人士認為,富裕國家只是不想受到財政承諾的約束。
如何衡量雄心壯志的程度?
第三世界網路非營利組織的米娜·拉曼說:“當你不知道雄心壯志的程度時……聽起來我們正走向一項在巴黎達成的非常薄弱的協議。”
不過,並非所有發展中國家的立場都相同。與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集團密切合作的薩利姆·胡克表示,他們的首要任務是看到所有國家自己展示他們將如何控制碳排放。他說,富裕國家當然需要拿出更多的資金,但這不一定需要在早期的承諾中體現出來。
胡克說:“最重要的因素是減緩。所有國家都應盡最大努力,我們已準備好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至於發達國家的財政承諾,他說,“他們不必在檔案中承諾。他們只需要把錢放到一個基金裡。”
但毫無疑問的是,這個問題正在加劇人們對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的不滿。奧巴馬政府似乎甚至正在失去其與中國共同承諾減排所贏得的善意。
拉曼認為,美國正在獲得它不應得到的讚揚,並稱奧巴馬總統承諾到2025年將排放量比2005年水平減少26%至28%是“軟弱的”。再加上它試圖避免未來的具體財政承諾,或者不允許巴黎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巴黎正在重蹈她所稱的2009年丹麥哥本哈根聯合國協議的覆轍。
拉曼說:“上次我們看到美國在哥本哈根發揮領導作用時,它基本上是在破壞一個健全的氣候機制。對於美國來說,要麼按他們的方式,要麼就沒門。可悲的是,發展中國家會效仿……但這種架構無法拯救地球。”
克林頓政府前氣候助理保羅·布萊索認為,美國的目標是雄心勃勃的。
他說:“美國值得真正的讚揚。我們必須確保他們實際上兌現了承諾。”
不過,首先,奧巴馬政府必須證明它正在按計劃實現其目前到2020年減排15%至17%的目標。各國將有機會在今天上午質問美國代表團,在沒有立法的情況下,政府所依賴的《清潔空氣法》規則下的行政權力是否真的能夠完成這項工作。
觀望與行動
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的施密特說:“他們瞭解到奧巴馬政府的行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積極,他們希望確保這不僅僅是空頭支票。”
但是,由於2020年之後的承諾佔據了談判的重點,另一場主要的爭論將是關於這些排放承諾應包括哪種型別的審查程式。美國一直在敦促各國在巴黎談判之前充分提前宣佈其目標,以便讓美國氣候變化特使託德·斯特恩所稱的“陽光”期,在此期間,其他國家和監督組織可以衡量每個國家的雄心。
與此同時,小島嶼國家和一群進步的拉丁美洲國家正在推動更結構化的審查程式,而中國則反對審查。
紐西蘭前氣候變化大使阿德里安·梅西表示,過去一週的僵局讓人想起哥本哈根之前的博弈。他說,各國正在玩“長期遊戲”,並且更加關注巴黎而不是利馬談判本身。
梅西說:“我們整整一週都在表明立場。沒有進行任何談判。”
他補充說:“如果你著眼於最終結果,你就會想在文字中加入儘可能多的措辭。沒有人會做出任何讓步,因為為什麼要現在做出讓步呢?”
但是,愛爾蘭前總統兼聯合國氣候變化特使瑪麗·羅賓遜表示,各國不能再像往常一樣等到最後一刻才採取行動。她指出,世界正走在通往災難性氣候變化的危險道路上,並表示各國必須承諾走上“零排放、零貧困”的道路。
羅賓遜說:“為了在巴黎達成一項成功的協議,在利馬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認為現在有一種勢頭。這很重要,因為我們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且非常緊急。我希望討論將以積極的方式繼續進行,因為我們正在耗盡時間。”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通訊社》。www.eenews.net,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