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美酒一樣,性格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善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變老有很多值得抱怨的地方,但新的發現可能有助於抵消這些煩惱:科學家說,性格似乎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善。一些專家認為,性格在基因上被設定為在特定年齡停止改變。另一些人則認為,某些方面可能會在整個成年期發生變化,但變化不大。新的研究表明,性格是可塑的,並且隨著年齡增長而發生的變化通常會變得更好。

心理學家將性格分為五個主要特徵:宜人性、盡責性、神經質、開放性和外向性。根據那些認同我們的基因決定了我們的性格何時停止改變的觀點的研究人員的說法,“五大人格特質”在 30 歲時就已定型。然而,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成年期發生的經歷——從開始職業生涯到生孩子——也可以塑造性格。

為了開始瞭解性格特質在成年早期和中期可能會如何變化,斯坦福大學的 Sanjay Srivastava 及其同事研究了平均特質如何隨年齡和性別變化。《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今天發表的這項研究比較了 132,515 名年齡在 21 歲至 60 歲之間的成年人的性格,這些人完成了一項網際網路“性格測試”。該調查釋出在網站 www.outofservice.com 上,參與者是那些選擇回答問卷以獲得關於他們性格“評分”的自動反饋的人。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該團隊發現,盡責性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其中最大的增長髮生在 20 多歲的個體中。宜人性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攀升,主要是在三十多歲的人群中。男性和女性在相對神經質方面存在差異: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她們的神經質傾向下降,但男性並非如此。男女的開放性都略有下降,女性的外向性也是如此。

Srivastava 說:“盡責性和宜人性的變化與人們增加工作責任以及隨後生孩子的時間相吻合。” 但是,他補充說,他們沒有研究發生這些變化的原因,他們只收集了基本的人口統計資訊。現在 Srivastava 和他的同事已經確定性格確實在整個成年期都在變化,他們計劃研究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他觀察到:“這是關於衰老的一個充滿希望的資訊。衰老通常被視為一個衰退的過程——你的頭髮掉落,你的牙齒掉落——但我們正在將衰老視為一個發展的過程。所有最大的變化都變得更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