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世紀中,上帝只需說一聲即可。在現代宇宙學中,光的創造則需要更多的努力。光的熟悉特性——電磁波、被稱為光子的粒子流、關於世界的資訊來源——在宇宙歷史的最初千年裡分階段出現。
在極早期,電磁力並非作為一種獨立的力量運作,而是與控制放射性衰變的弱核力交織在一起。這些結合的電弱力產生了一種可以識別為光,但更復雜的現象。例如,存在兩種形式的原始光,由稱為B玻色子和W玻色子的粒子組成。到10−11秒時,宇宙已經冷卻到足以讓電磁力與弱力徹底分離,玻色子重新配置自身,產生了光子。
光子與夸克等物質粒子充分混合在一起。它們共同形成了一種未分化的湯。如果你當時活著,你將會看到一種耀眼、單調的光芒環繞著你。由於缺乏顏色或亮度變化,它就像絕對的黑暗一樣毫無照明作用。具有某種內部結構的第一批物體直到10微秒才出現,當時夸克聚整合質子和中子,以及10毫秒,當時質子和中子開始形成原子核。只有那時,物質才開始在光上留下獨特的印記。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大約38萬年後,這鍋湯分解了,光以或多或少的直線形式在空間中傳播。最終,它可以照亮物體並形成影像。隨著這種原始光變暗變紅,宇宙經歷了一段被稱為黑暗時代的 Gloomy period。最終,在大約3億年的年齡,第一批恆星被點亮,宇宙變得能夠產生新的光。在創世紀中,光先於物質出現,但在物理學中,兩者同時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