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日常生活中的瑣事能成為吸引收視率的真人秀電視節目,那麼“現實科學”會是下一個嗎? 如果是這樣,讓約翰·特林考斯擔任製片人。特林考斯花了超過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記錄人們在一天中所做的小決定——是否在停車標誌處停車,是否穿過停車場以避開交通訊號燈,或者是否費心進行瓶罐回收。這位 78 歲的老調查員並非愚人節玩笑,他是巴魯克學院的榮譽商業教授,他認為自己彙編的奇怪事實和統計資料可能會揭示當代價值觀——或者說是缺乏價值觀。
在他最新的研究之一中,這也是他典型的研究風格,特林考斯靜靜地坐在紐約市賓州車站附近的一座教堂裡,觀察訪客是否真的為他們點燃的教堂提供的蠟燭付費。 他發現,捐款的百分比從 1998 年的 92% 下降到 2003 年的 28%。這項研究於去年年底結束,當時,為了減少經濟損失,教堂停止提供蠟燭。
1978 年,特林考斯在陪審團候選人候選中度過一週時,偏離了傳統的學術道路。 他發現,陪審團候選人分為兩類:“那些極度想成為陪審員的人和那些極度不想成為陪審員的人。” 幾乎沒有中間地帶。 他將自己的觀察結果寫成文章發表在《心理學報告》上,這是他稱之為“非正式觀察”的眾多文章中的第一篇,以此區別於他在商業道德和其他主題上撰寫的更具實質性的論文。 他尋找趨勢,試圖“用數字來量化”其他人可能已經懷疑的事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特林考斯說,超市是研究人類行為的好地方。 在 1993 年的一份報告中,他描述了 75 次訪問,在這些訪問中,他觀察了同一個收銀通道 15 分鐘。 他站在一旁,推著購物車,以免引起注意,並用手持計數器謹慎地記錄。 他發現只有 15% 的購物者遵守 10 件商品的限制; 大多數人超過了限制兩件商品。 在 2002 年的後續報告中,只有 7% 的購買者遵守了限制,違規者平均購買了 14 件商品。 人們還將大訂單分成兩半以滿足規定的限制。 購物者在麵包店部門的表現也好不到哪裡去; 90% 的購物者使用手而不是夾子來選擇商品。 紙巾的提供有所幫助,但效果不大:仍然有 60% 的人使用手。
特林考斯聲稱,“我的所有研究都指向同一個方向——在禮貌和文明方面,情況正在變得更糟”。 “我們看到更多自私的行為,更多人為自己著想,”他指出。 他懷疑美國人對技術——手機、MP3 播放器和網際網路——的痴迷導致了缺乏溝通。 “如今人們彼此之間的互動減少,而與機器的互動增多。 這可能會讓人感到孤立,可能導致反社會行為。”
特林考斯意識到他的報告缺乏科學嚴謹性,但也認為對一個主題進行快速的初步觀察可能是有啟發性的。 “我的主要希望是讓人們思考,”他說。 “並微笑。 這個世界上沒有足夠的微笑。”
史蒂夫·納迪斯在馬薩諸塞州劍橋市購買食品,眾所周知,他購買的商品會超過 10 件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