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建議:不要尋找你的熱情

研究表明,有意義的工作可以培養而成,而不是被發現

作為一名大學教授,我有幸為年輕女性和男性提供諮詢,幫助他們決定課程選擇、專業領域和人生方向。和全國其他大學生一樣,我的許多學生都在尋找他們覺得有趣和有意義的內容,尋找充實和有目標的工作。許多人渴望“找到自己的熱情”。

表面上看,這些目標似乎值得稱讚。一些學生沒有追求權力、地位或個人財富,而是積極地發現自己的興趣,並找到讓他們興奮和驅動的道路。他們想要一份能點燃他們激情的事業。他們大概是遵循著這句諺語:“做你喜歡的事,你一輩子都不會覺得是在工作。”

耶魯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最近的研究表明,這種方法可能是一個錯誤。我們不應該尋找一份能點燃我們激情的工作或職業道路,而應該有意義地投入到不同的興趣中,並努力在一個或多個領域培養熱情。從這個角度來看,興趣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培養出來的,而不是一夜之間發現的。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繼續存在。


這裡的關鍵是心態。有些人採用“固定型思維模式”,並在生活中尋找命中註定的唯一匹配。他們期望這種匹配是持久的、充滿興奮的,並且是無限充實的。在浪漫關係智力方面,已經觀察到固定型思維模式。對浪漫關係抱有“命運”心態的人通常會尋找“真命天子”,並且在面對關係挑戰時傾向於放棄。對智力抱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為,智力來源於固定的天賦,無法透過經驗培養或滋養。在所有這些領域,固定型思維模式都傾向於避開探索和韌效能夠帶來積極改變的觀念。

關於興趣的固定型思維模式可能在兩個方面具有侷限性。首先,它暗示我們的興趣和才能可能是狹隘或具體的。一旦我們找到一條讓我們感興趣並帶來成功的道路,我們可能會抑制甚至放棄對其他潛在興趣的探索。其次,我們可能期望追求我們唯一的真正熱情是容易的——畢竟,這條道路將提供無窮無盡的動力和興奮,並將產生最大的成就。因此,當面對失敗或重大挑戰時,我們可能會退縮,而不是在追求這種熱情時表現出韌性和毅力。困難可能被認為是表明我們只是走錯了路。  

相比之下,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為,興趣或熱情可以透過經驗、投入和奮鬥來發展或培養。沒有唯一“正確”的道路需要被發現或揭示;相反,許多不同的興趣都是可行的,甚至是同時存在的。有了成長型思維模式,在一個領域的成功不會排除或限制對其他興趣的探索,困難也不意味著需要改變方向。

來自五個實驗的證據表明,思維模式顯著影響我們對追求興趣時會發生什麼以及我們如何應對新的可能性和挑戰的預期。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使用一份簡單的問卷調查確定參與者對興趣是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還是成長型思維模式。這項調查衡量了個人在多大程度上認為興趣是永久的、堅定的和靜態的(固定型思維模式),還是可塑的、靈活的和動態的(成長型思維模式)。然後,參與者回答了幾個關於他們對追求熱情興趣時結果的期望的開放式問題。相對於對興趣表達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參與者,那些表達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參與者更可能期望在追求已確定的熱情時獲得無窮無盡的動力和最小的掙扎。

其他研究表明,思維模式不僅影響預期,還影響行為。在一個範例中,參與者閱讀了兩篇不同的文章,一篇與他們的個人目標和追求相符,另一篇則不符。參與者對每篇文章的興趣程度進行了評分。當文章內容與參與者的追求相符時,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還是成長型思維模式並不重要;每個人都覺得匹配的文章很有趣。當文章內容與參與者的追求不符時,那些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報告說,他們對材料的興趣遠低於那些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換句話說,固定型思維模式降低了對與個人主要追求不直接相關的主題的好奇心。

思維模式也影響了面對困難時的結果。在最後一項研究中,參與者首先觀看了一部關於黑洞的流行科學電影片段,並對他們對該片段的興趣進行了評分。大多數人覺得它很吸引人。那些在觀看電影后對黑洞表示高度興趣的人隨後閱讀了一份關於黑洞的複雜技術報告。他們對閱讀報告的難度和興趣程度都進行了評分。在那些覺得技術報告難以閱讀的人中,那些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隨後表達了對黑洞的興趣遠低於那些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這些發現表明,當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個體追求新興的興趣時,如果該主題變得具有挑戰性,他們更有可能對該主題失去興趣。

從好的方面來看,關於興趣的固定型思維模式可能也有其好處。它可能培養一種一心一意的精神,從而減少分心並促進任務的完成。假設一個人在追求熱情時面臨的挫折最小,那麼固定型思維模式可能會促進滿足感,並防止無休止地考慮其他興趣。

然而,當一個領域內的進步需要整合廣泛而多樣的知識集,或者當面對新的障礙時需要韌性時,關於興趣的固定型思維模式很可能是一個危險。出於這些原因,大學生明智的做法是選修各種課程,並尋求各種體驗式學習機會,包括那些讓他們走出舒適區的機會。他們不應該尋找自己唯一的真正熱情,而應該理解,興趣、專業知識,甚至熱情都可以透過經驗、毅力和努力工作來培養。

您是專門研究神經科學、認知科學或心理學的科學家嗎?您是否讀過最近發表的同行評議論文,並想就此撰寫文章?請將建議傳送給“心理問題”編輯加雷思·庫克。加雷思是一位普利策獎獲獎記者,是《紐約時報雜誌》的特約撰稿人,可以透過 garethideas AT gmail.com 或 Twitter @garethideas 聯絡到他。

辛迪·梅 是查爾斯頓學院的心理學教授。她探索提高大學生、老年人和神經多樣性個體認知功能和結果的途徑。

更多作者:辛迪·梅
SA Mind Vol 30 Issue 1本文最初以“人生建議:不要尋找你的熱情”為標題發表於SA Mind 第 30 卷第 1 期 (), p. 34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119-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