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自己撒的謊:欺騙如何導致自我欺騙

欺騙如何導致自我欺騙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在安德魯·勞埃德·韋伯1970年的搖滾歌劇《耶穌基督巨星》中,持懷疑態度的猶大·伊斯卡里奧特以虛假的純真(“別誤會我/我只是想知道”)質疑彌賽亞的神性:“耶穌基督巨星/你認為你是他們說的那樣嗎?”

雖然我對耶穌的神聖血統持懷疑態度,但我相信他會對猶大的疑問給出肯定的回答。為什麼?因為傳奇進化理論家羅伯特·特里弗斯在他的新書《愚人之愚》(Basic Books,2011)中稱之為“欺騙和自我欺騙的邏輯”。它是這樣運作的:自私基因進化模型決定了我們應該透過狡猾和欺騙來最大化我們的繁殖成功率。然而,博弈論的動態表明,如果你意識到遊戲中的其他競爭者也將採用類似的策略,那麼你最好假裝透明和誠實,並在你背叛並奪取戰利品之前引誘他們陷入自滿。但如果他們像你一樣預料到這種策略的轉變,他們可能會耍同樣的伎倆,這意味著你必須敏銳地意識到他們的欺騙,他們也必須敏銳地意識到你的欺騙。因此,我們進化出了欺騙檢測能力,這導致了欺騙和欺騙檢測之間的軍備競賽。

當互動次數很少且發生在陌生人之間時,欺騙會略微優於欺騙檢測。但是,如果你與你的對話者相處足夠長的時間,他們可能會透過行為洩露他們的真實意圖。正如特里弗斯指出的那樣,“當互動是匿名的或不頻繁的,行為線索不能根據已知的行為背景來解讀,因此必須使用更一般的謊言屬性。”他確定了三個:緊張。“由於被發現的負面後果,包括受到攻擊……人們在撒謊時預計會更加緊張。”控制。“為了回應擔心顯得緊張……人們可能會施加控制,試圖壓制行為,可能會產生可檢測到的副作用,例如……有計劃和排練過的印象。”認知負荷。“撒謊可能在認知上要求很高。你必須壓制真相併構建一個表面上看似合理的謊言……你必須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講述它,並且你必須記住這個故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認知負荷似乎起著最大的作用。“除非是精心排練過的謊言,否則撒謊的人不得不思考太多,這會導致多種影響”,包括導致眨眼和煩躁不安減少、手勢減少、停頓時間延長和音調升高的過度控制。正如亞伯拉罕·林肯明智地建議的那樣,“你可以在所有時間欺騙一部分人,也可以在一段時間內欺騙所有人,但你無法在所有時間欺騙所有人。”除非涉及自我欺騙。如果你相信謊言,你就更不可能發出其他人可能察覺到的正常撒謊訊號:欺騙和欺騙檢測會產生自我欺騙。

特里弗斯的理論為我自己的操作性條件模型增加了一個進化解釋,以解釋為什麼通靈者、靈媒、邪教領袖等可能一開始就意識到他們的手藝中涉及少量欺騙(以更高的事業為名是合理的)。但是,當他們的追隨者積極強化他們的資訊時,他們開始相信他們的噱頭(“也許我真的可以讀懂思想,預知未來,拯救人類”)。然而,當談到道德的進化時,特里弗斯錯過了一個對自我欺騙進行更積極解讀的機會。正如我在2004年的著作《善與惡的科學》(Times Books)中提出的那樣,真正的道德是作為這樣一個事實的功能而進化的,即僅僅偽裝成一個好人是不夠的,因為在我們祖先的小型狩獵採集者群體環境中,每個人要麼彼此相關,要麼彼此非常瞭解,虛假的道德將被揭穿。你實際上必須成為一個好人,透過自己相信並採取相應的行動。

透過運用欺騙和自我欺騙的邏輯,我們可以為控制被我們的靈長類同伴判斷為善或惡的行為的情感的進化構建一個自下而上的理論。在這種理解中,蘊含著世俗公民社會的基礎。

邁克爾·舍默是《懷疑論者》雜誌 (www.skeptic.com) 的出版商,也是查普曼大學的總統學者。他的新書是《人間天堂:對來世、永生和烏托邦的科學探索》(Henry Holt,2018)。

更多作者:邁克爾·舍默
大眾科學雜誌 第306卷 第2期本文最初以 “我們對自己撒的謊:欺騙如何導致自我欺騙” 為標題發表於 《大眾科學》雜誌 第306卷 第2期 ()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22012-24lyvkVM6jWuZ8rfseCgp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