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

聰明的想法在《大眾科學·思維》雜誌 2005 年第 1 期的許多頁面上閃耀,從封面上的影像開始。烏爾裡希·克拉夫特的《釋放創造力》為挖掘內在繆斯提供了建議。大衛·多布斯的《事實還是顱相學?》探討了在尋找大腦中複雜物理機制活動所產生的心智。《神經科學與法律》一文由邁克爾·S·加扎尼加和梅根·S·史蒂文撰寫,提出更好地理解行為背後的機制可以免除罪犯的過錯——值得思考。以下為好奇的讀者提供更多關於這些主題以及其他主題的資訊。

創造性的回應

烏爾裡希·克拉夫特的《釋放創造力》混淆了藝術能力和橫向思維。“跳出框框思考”實際上是克拉夫特討論的主題,它與天生的藝術能力(如繪畫、音樂才能或創意寫作)之間存在差異,後者需要遺傳以及文化環境才能發展。克拉夫特將創造性問題解決與藝術技能等同起來,但它們是有時共存的不同實體。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保羅·米林
澳大利亞,墨爾本

我完全同意克拉夫特的觀點,即創造力往往在發展的最初 20 年中喪失。為了鼓勵創造力,我的朋友保羅·阿隆和我已經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在一個名為 TheRightBrain 的線上畫廊上工作——這是我們豐富醫學界許多人右腦的嘗試:www.therightbrain.co.uk

格雷厄姆·坎貝爾
透過電子郵件

大腦與思維

封面承諾討論“大腦等於思維嗎?”,但在《事實還是顱相學?》一文中,大衛·多布斯討論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相當狹隘的方面。每個從科學角度研究大腦與思維問題的人都理所當然地認為,思維產生於大腦中的活動。這種活動不僅僅是某些區域比其他區域消耗更多或更少的氧氣。相反,真正重要的是在神經元和突觸的精細水平上,這些區域內部和區域之間實際發生的事情——而我們根本不瞭解這些過程,《大眾科學·思維》的其他文章已經清楚地表明瞭這一點。大腦近乎無限的複雜性如何產生思維的任何方面,這仍然是一個幾乎完全的謎,並且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如此。

成像當然可以提供有趣的線索。但是,使用核磁共振成像(MRI)來了解大腦——更不用說思維——實際上是如何運作的,就像僅僅透過記錄全球的電力消耗模式來研究人類文明一樣。撇開這種批評不談,關於核磁共振成像的爭議幾乎沒有觸及大腦與思維之間關係的主題。

邁克爾·S·加扎尼加和梅根·S·史蒂文的《神經科學與法律》一文也令人失望,因為它對神經生理學的決定論立場下自由意志問題的處理過於輕描淡寫。尤其令人驚訝的是,在延伸閱讀中遺漏了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M·韋格納的《意識意志的幻覺》。為了過度簡化韋格納的觀點,自由意志最好理解為一種情感。像所有情感一樣,它具有不可避免的心理現實,無論其假定的潛在神經生理學原因是什麼。科學決定論與自由意志之間不存在衝突,就像決定論與人們墜入愛河的事實之間不存在衝突一樣。

彼得·卡桑
紐約州,多布斯費裡

加扎尼加和史蒂文認為道德責任是人類的建構,而不是大腦的物理屬性,這可能是正確的。正如認為金屬不硬僅僅因為其組成分子本身不硬是錯誤的,所以認為人不負責任僅僅因為責任不是我們神經元的屬性也是錯誤的。

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神經科學無助於此。畢竟,金屬的宏觀硬度確實取決於其微觀結構的微觀事實。僅僅因為這兩個層面是不同的,並不意味著它們沒有緊密聯絡。社會對責任的看法是否也可能同樣取決於關於我們物理大腦的物理預設——例如,非決定論——而神經科學完全有能力闡明這一點?

託比·沃德曼
英國,約克

似曾相識的夢

奇怪的熟悉,烏韋·沃爾夫拉特關於似曾相識的文章沒有提及那些先做夢,然後在稍後的某個時刻獲得似曾相識感覺的情況。我個人會夢到事件或情景,然後在稍後的日期獲得似曾相識的感覺,這與夢境完全相同。

法伊亞茲·穆罕默德
加利福尼亞州,麋鹿林

神童的難題

關於瑪麗-諾埃爾·甘裡-塔迪的《關注神童的陰暗面》:不知何故,有一種觀點認為,智商為 50 的孩子需要受過適當培訓的工作人員的特殊支援和照顧,但在另一端——智商為 150 及以上的孩子——繁忙的老師稍加區分,無需評估,無需額外資金,他們就能勉強應付過去。我知道,因為我的一個兒子是神童。

他在學校經歷的資源不足和孤立會讓你哭泣。最後他關閉了自己;他的老師認為他可能“有一兩項才能”,但“沒什麼特別的”。在一位中學老師來學校與他一起工作後,突然之間他變成了“天賦異稟”,等等。也就是說,每週只有五個小時;其餘時間他都心不在焉、孤立無援、動力不足。最終,我們把他轉到了一所師生比例和設施能夠滿足他需求的重點學校。

如果你為你的低智商孩子爭取資源,你就是英雄;為你的高智商孩子爭取資源,你就是愛出風頭的家長。“天賦”這個詞本身就令人震驚。誰說異常(尤其是非常年輕的時候)是一種天賦?

莎拉·耶茨
透過電子郵件

神秘主義的定義

讀者埃裡克·格費瑟在讀者來信版塊中不正當地要求基督教享有特權,他批評岡瑟·克洛辛斯基的《驅逐惡魔》將魔法和聖靈視為“神秘主義”。然而,克洛辛斯基的分類恰當地反映了我的字典對神秘主義的定義:“關於、涉及或處理超自然影響、力量或現象的”。基於此,信仰基督教上帝與信仰溼婆、巴力、托爾或巫術一樣是神秘主義。

科學本質上是一種世俗的追求,其中沒有任何先驗的信仰體系享有特權,無論其在更廣泛的文化中的地位如何。《大眾科學·思維》報道,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應該反映,科學界絕大多數人認為基督教或任何其他超自然信仰體系都不具有說服力。

湯姆·弗林
自由探索》雜誌編輯
紐約州,阿默斯特

完美的分數?

我非常喜歡最新一期的《大眾科學·思維》。但我不同意“腦筋急轉彎”中的第 8 題,該題要求讀者找出第二行中哪個詞最適合與第一行中的詞語搭配。提供的答案是“漢堡包”。但“總是”也是正確的,因為它是第二行中唯一的雙音節詞,而第一行中的所有詞語都是雙音節詞。這使得第 8 題無效——而且它是我在原本完美的分數中唯一錯過的一題!

湯姆·貝爾德
透過電子郵件

SA Mind Vol 16 Issue 3本文最初以“讀者來信”為標題發表於 SA Mind 第 16 卷第 3 期(),第 10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100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