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編輯的信,2006年2月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引人入勝”恰如其分地描述了2005年10月刊。 請考慮丹尼斯·德雷納的“創始人突變”,該文涵蓋了導致鐮狀細胞病和乳糖不耐受等疾病的基因變化,這些變化可用於追溯數千年來的人類遷徙,併為“走出非洲”理論提供支援。 還有“被遺忘的腦晶片時代”,約翰·霍根在回顧腦刺激先驅何塞·德爾加多及其當時有爭議的“精神文明社會”願景的成就時,喚起了一種對20世紀中葉腦晶片技術的奇怪懷舊之情。 當時有爭議的是“填寫此處方”[《大眾科學》觀點],內容是關於藥劑師是否有權拒絕配發避孕處方的辯論。 來自得克薩斯州丹頓的保羅·S·布拉特曼寫道:“想象一下,如果一名收銀員出於良心拒絕出售香菸會發生什麼。 為什麼藥劑師應該有所不同呢?” 但史蒂夫·墨菲透過電子郵件問道:“如果一個州允許協助自殺,如果我認為這是謀殺,我作為一名醫生,難道不允許拒絕嗎?”

人類的基因足跡
在“創始人突變”一文中,丹尼斯·德雷納做出了一個不正確的假設,即他得出結論,在從非洲遷出的過程中,[智人]與其他人類群體之間沒有“成功的雜交”。

大眾科學雜誌第294卷第2期本文最初以“致編輯的信,2006年2月”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第294卷第2期(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22006-4ntXmYmRDb3wZW0IRTP9m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