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回應“紐約如何戰勝犯罪”及其他文章

大眾科學》2011年8月刊的讀者來信

為何犯罪率下降
在“紐約如何戰勝犯罪”一文中,富蘭克林·E·齊姆林只是順帶提到了自1990年以來紐約和全美國“最易被捕年齡段人口比例,即15歲至29歲”的下降。全美國範圍內該年齡段人口的下降一定是紐約市和全美國犯罪率下降的一個促成因素。《魔鬼經濟學》一書,作者是史蒂文·D·列維特和斯蒂芬·J·杜布納,將全美國犯罪率下降歸因於1973年美國最高法院在羅訴韋德案中的判決,該判決將墮胎合法化。其邏輯是,隨著更多意外懷孕被終止,更少的意外(和不受歡迎的)兒童出生,因此長大後成為罪犯的人也會更少。而時間點也與易被捕年齡段人口的下降完美契合。
史蒂文·斯通 加利福尼亞州庫比蒂諾

齊姆林對紐約市犯罪率下降時期的分析非常出色,但未能提及此前的情況。由於1970年克納普委員會對該市警察腐敗進行的調查,紐約警察局制定了旨在消除腐敗的規章制度和政策,但這卻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即鼓勵了一支異常溫順的警察隊伍。這種溫順一直持續到1990年代,直到威廉·J·布拉頓被任命為警察局長。布拉頓領導的部門引入了新的戰術和政策變革,並提高了基層警員的積極執法水平。
鮑勃·維亞利茲 紐約州馬霍帕克

在齊姆林文章的末尾,他提到,即使是紐約市大幅降低的兇殺率也遠高於大多數歐洲主要城市和東京。他認為,紐約必須解決社會問題才能進一步降低犯罪率,但似乎忽略了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即在這些外國,槍支擁有量要少得多。
喬治·舒廷格 加利福尼亞州山景城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齊姆林回覆:斯通提到的關於羅訴韋德案降低了1990年代美國犯罪率的著名理論在我的書《美國犯罪率大下降》(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年)中有所討論。我對該判決對1990年代全美國範圍內的犯罪產生重大影響持懷疑態度,因為它並沒有強烈影響到被認為有成為罪犯高風險的兒童的出生。

但墮胎合法化對紐約市差異的重大影響尤其難以置信,原因有三:首先,紐約與其他城市的區別在於2000年至2007年的下降。為什麼合法化的影響在哥譚市持續時間更長?其次,紐約州其他城市的犯罪率並沒有遵循紐約市的趨勢,但墮胎是州法律的職能。最後,解釋警察在阻止犯罪方面的有效性的相同的局面和偶然性特徵,也反駁了這樣一種決定論觀點,即一代人的出生將控制下一代人的犯罪量。

維亞利茲的邏輯是,1990年後的警務在紐約產生如此強大的效果,部分原因是1990年之前的警察效率不高,這是無可挑剔的。但由於我們不知道近期更積極的努力是否為熱點地區等策略增加了價值,因此無法測試先前不積極的努力對長期以來更大的邊際變化的貢獻。

最後,舒廷格毫無疑問是正確的,手槍的使用抬高了美國的兇殺率。因此,儘管存在這種不利因素,紐約市的兇殺案仍下降了80%以上,這更加引人注目。

更大的邊界
我一直以來的理解是,可觀測宇宙的半徑約為137億光年。然而,喬治·F·R·埃利斯的文章“多元宇宙真的存在嗎?”中題為“更遠處是什麼?”的方框中說,天文學家觀測到的距離約為420億光年,即我們的宇宙視界。

光如何在137億年內傳播超過137億光年?
威廉·B·基思 休斯頓

編輯部回覆:空間正在膨脹,攜帶星系和光子等物體,因此光的傳播距離比簡單的計算(例如速度乘以時間)可能表明的要遠。137億年前發出的光現在的距離為420億光年。這個數字取決於宇宙學引數的值。

統計學建議
作為一名生物統計學家,我贊同查爾斯·塞夫對所謂的p值作為資料統計顯著性度量的濫用的批判性評論,這在“[進展] 讀心術鮭魚”一文中有所提及。統計學家以前也曾批評過這種方法,有時甚至建議禁止使用它。然而,我想緩和這種批評,指出有各種各樣的p值調整方法來考慮塞夫提到的那種多重檢驗偽像,並且這些方法經常被使用(儘管可能沒有像應該的那樣多)。

與此主題相關的另一個問題是許多期刊的發表偏倚,這些期刊通常更重視發表報告統計顯著性發現的文章,而不是那些沒有報告統計顯著性發現的文章。我之前曾倡導,減輕零假設顯著性檢驗問題的一種方法是,科學期刊的編輯在決定是否發表時採用“結果盲”決策,並公開宣告他們正在這樣做。文章的接受發表應主要基於對報告研究的重要性和相關性的判斷,這通常在手稿的“引言”部分中陳述和辯護,以及方法論(包括資料分析的方法論)是否合理,這可以透過手稿的“方法”部分進行評估。

透過這種審查過程,如果對一種真正無效的藥物的有效性進行了20項研究,其中一項研究由於純粹的偶然性而顯示出p值為0.05的顯著效果,那麼其他19項未顯示任何效果的研究的研究人員大概不會因為擔心他們的非顯著性結果而被拒絕發表而阻止撰寫和提交這些研究報告。發表這些結果將使科學界理所當然地對眾多未證實該發現的報告中一項顯著發現持懷疑態度。
約瑟夫·J·洛卡西奧 神經病學講師 哈佛醫學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