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的影響
瑪琳·麥肯納在她關於食源性病原體導致終身後果的證據的文章《食物中毒的隱秘後遺症》中,沒有提及對病史的控制。與症狀輕微或無症狀者相比,在個體遭受大腸桿菌攝入引起的嚴重即時症狀後六年內,腎功能損害和迴圈系統問題的發生率升高,並不能證明他們的大腸桿菌暴露是原因。該結論假設在暴露前沒有腎臟或迴圈系統功能障礙。例如,受損的排洩系統可能導致對大腸桿菌攝入更嚴重的反應,並且如果事先未識別,則可能在以後被視為暴露的後果。或者,那些易患這些疾病的人可能對大腸桿菌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僅憑相關性並不能證明因果關係。
彼得·歐文
透過電子郵件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麥肯納報道,沙門氏菌感染後受影響的關節是一個古老但顯然被遺忘的問題。我們這些在發展中國家工作過的人已經見過、治療過並隨訪過傷寒患者,這是一種由傷寒沙門氏菌引起的嚴重感染。關節的疼痛和腫脹可能會在出院和表面康復後持續很長時間。外科醫生威廉·W·基恩在1898年列出的傷寒感染後不同型別的關節問題包括疾病期間的關節感染、風溼性傷寒性關節炎和敗血性傷寒性關節炎。查爾斯·W·威爾遜在1899年5月的《骨與關節外科雜誌》上報道了傷寒感染後出現關節腫脹的患者。我們現在看到其他沙門氏菌也能產生相同的長期問題。
艾倫·杜格代爾
澳大利亞布里斯班
令人窒息
在閱讀邁克爾·J·帕克斯的《屏氣的極限》時,我想起了1958年我決定看看自己能在水下屏氣多久。我發現,如果我面朝下漂浮並放鬆,我可以反覆彎曲膈肌來延遲呼吸的衝動。最終我能夠做到將近四分鐘。
喬恩·奧特森
威斯康星州麥迪遜.
與屏氣相反的是:完全撥出空氣,看看能堅持多久才吸氣。那裡有一個臨界點,但膈肌“保持”在完全放鬆而不是收縮的狀態。相同的機制是否影響到這枚硬幣的兩面?
拜倫·莫耶
透過電子郵件
我的寄養母親聲稱,有一天晚上我太安靜了,她發現我沒有反應,臉色發青。我很幸運沒有成為嬰兒猝死綜合徵 (SIDS) 的另一個統計數字。不那麼完全發育或發育不良的膈肌是否可以解釋嬰兒的“非自願屏氣”,從而解釋SIDS?
本內特·A·華萊士
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
帕克斯回覆:最後兩個問題都突出了需要對膈肌進行更多研究。關於莫耶的評論,我們知道人們在肺部萎縮的情況下只能進行非常短的屏氣。然而,膈肌是以等長收縮“保持”在其放鬆長度,還是隻是完全放鬆?此外,這些短暫的屏氣既不能證實也不能反駁膈肌在臨界點中的假設作用。它的化學感受器仍然可能受到二氧化碳迅速升高或氧氣下降的刺激。至於華萊士的問題,許多假設試圖解釋SIDS。在嬰兒中實驗性地測試“不那麼完全發育或發育不良的膈肌”的假設並不容易.
有缺陷的恐龍
理查德·米爾納關於藝術家查爾斯·R·奈特的短文《時間旅行者》沒有提及我們現在知道奈特的史前生物繪畫中存在的許多重建錯誤。讚揚奈特對活體生物的插圖,並暗示他從這些觀察中學到的東西為他的恐龍畫作提供了資訊,然後向讀者展示奈特對拖著尾巴的霸王龍和三角龍的看法,這似乎很諷刺。
約翰·伯恩
透過電子郵件
米爾納回覆:奈特非常清楚,古生物藝術家的影像只是當時可能做出的最佳推測,他的作品是與當時頂級的古生物學家合作完成的。多年來,隨著更完整的化石被發現,他經常更新他的修復作品。事後看來,他的畫作已成為科學知識不斷變化狀態的寶貴快照.
當前對拖尾的痴迷似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點,可以用來攻擊奈特的天才。在伯恩提到的奈特在菲爾德博物館的壁畫影像中,一個個體直立站立,尾巴支撐在地面上,而另一個個體的軀幹向前懸臂伸出,尾巴抬離地面——因此奈特對它的習慣姿勢進行了對沖。他在創造第一個科學合理且藝術優美的史前生物修復作品方面的成就仍然是不可動搖的.
小兒麻痺症先驅
在威廉·斯旺森的《冷戰疫苗的誕生》中,遺漏了關於口服小兒麻痺症疫苗開發的一個重要歷史片段:阿爾伯特·B·薩賓和喬納斯·E·索爾克都沒有因其疫苗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相反,諾貝爾委員會在1954年將其授予了當時在哈佛醫學院的約翰·富蘭克林·恩德斯及其同事。
在恩德斯小組的工作之前,不可能生產小兒麻痺症疫苗,因為人們認為這種影響神經細胞的病毒只能在神經組織中生長。(基於神經組織生長的病毒的疫苗可能引起過敏性腦脊髓炎,即腦和脊髓的炎症。)恩德斯及其同事發現這種病毒可以在猴腎細胞中生長,這使得開發小兒麻痺症疫苗成為可能。
劉平輝
佛羅里達州博卡拉頓.
壓力大師
一個令人悲哀的巧合是,艾米·阿恩斯滕、卡羅琳·M·馬祖爾和拉吉塔·辛哈的文章《壓力下的崩潰大腦——你的大腦》與美國士兵在阿富汗殺害16名平民的新聞同時出現在報攤上。人們只能希望作者和其他人的工作將有助於減少甚至可能預防這種悲劇和普遍的崩潰。然而,目前的結果重新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即從謀殺到在拼字遊戲中作弊,每一種不當行為最終都將被方便地歸咎於大腦功能障礙。
安德烈·羅克
哲學系 蒙莫朗西學院,拉瓦爾,魁北克
我觀察到,少數人可以“臨危不懼”——他們的記憶和頭腦在壓力下不會一片空白——而且這樣的人在壓力情況下比大多數人更有能力。我想知道他們大腦中的訊號通路是否可能與普通人不同?遊戲節目《危險邊緣》的冠軍選手似乎是這類人的現成樣本。
蒂姆·布德爾
佛蒙特州韋斯特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