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的遺體隨著時間推移日臻完美

俄羅斯科學家已經開發出實驗性的防腐方法,以保持這位蘇聯創始人的遺體的外觀、觸感和柔韌性,今天他已經 145 歲了。

數千年來,人類一直使用防腐方法來儲存屍體。但沒有什麼能與俄羅斯長達 90 年的儲存蘇聯共產主義革命家和創始人弗拉基米爾·列寧遺體的實驗相提並論。幾代俄羅斯科學家花費了近一個世紀的時間來微調儲存技術,這些技術保持了列寧遺體的外觀、觸感和柔韌性。今年,俄羅斯官員關閉了莫斯科紅場的列寧墓,以便科學家可以為在今天這位蘇聯領導人 145 週年誕辰紀念日之際重新公開展出遺體做好準備。

維護列寧遺體的工作由一個在後蘇聯時代被稱為莫斯科生物化學技術科學研究和教學方法中心的機構負責。一個由五到六名解剖學家、生物化學家和外科醫生組成的核心小組,被稱為“陵墓小組”,主要負責維護列寧的遺體。(他們還幫助維護其他三位國家領導人的遺體:越南領導人胡志明和朝鮮父子金日成和金正日。)俄羅斯的方法側重於儲存遺體的物理形態——其外觀、形狀、重量、顏色、肢體柔韌性和柔軟度——但不一定包括其原始生物物質。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創造了一種與其它防腐方法不同的“準生物”科學。“他們必須用塑膠和其他材料替換偶爾的皮膚和肉的組成部分,因此就原始生物物質而言,遺體越來越不像它過去的樣子,”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社會人類學教授阿列克謝·尤爾恰克說。“這使得它與過去的一切截然不同,例如木乃伊化,其重點是儲存原始物質,而遺體的形狀會發生變化,”他補充道。

尤爾恰克一直在寫一本書,描述列寧遺體的歷史、圍繞它產生的科學歷史,以及遺體和科學在蘇聯和後蘇聯時代所扮演的政治角色。他的大部分材料來自對在“列寧實驗室”(尤爾恰克對該研究所的暱稱)工作的俄羅斯研究人員的原始採訪。他已經在期刊Representations上發表了一篇關於這個專案的論文,此前還出版了一本書《一切都將永遠存在,直到它不復存在:最後的蘇聯一代人》。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當列寧在 1924 年 1 月去世時,大多數蘇聯領導人反對將他的遺體儲存超過一段臨時公開展示的時期。許多人設想在莫斯科紅場的一個封閉墓穴中埋葬。但寒冷的冬天使列寧公開展示的遺體保持了近兩個月的良好狀態,當時大批人群排隊表達敬意。這也讓領導人有時間重新考慮長期儲存遺體的想法。為了避免列寧的遺體與宗教遺物產生任何聯絡,他們公開宣傳蘇聯科學和研究人員負責儲存和維護它。

領導人最終同意嘗試解剖學家弗拉基米爾·沃羅比耶夫和生物化學家鮑里斯·茲巴爾斯基開發的實驗性防腐技術。第一次防腐實驗從 1924 年 3 月下旬持續到 7 月下旬。由於進行列寧屍檢的醫生已經切開了遺體的主要動脈和其他血管,因此這項工作變得複雜起來。完整的迴圈系統本可以幫助將防腐液輸送到全身。

尤爾恰克說,列寧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最終開發出微注射技術,使用單根針將防腐液輸送到某些身體部位,優先輸送到過去治療中已經存在切口或疤痕的地方。他們還建立了一件雙層橡膠服,以在公開展示期間保持一層薄薄的防腐液覆蓋列寧的遺體;一件普通的衣服穿在橡膠服的外面。遺體每隔一年會重新防腐一次;這個過程包括將遺體浸入單獨的甘油溶液浴、甲醛、乙酸鉀、酒精、過氧化氫、乙酸溶液和乙酸鈉溶液中。每次療程大約需要一個半月。

這種精心的維護超出了用於在葬禮和醫學教育中儲存屍體的常用防腐方法。“大多數防腐都使用甲醛和酒精或水的混合物,稱為福爾馬林,”蘇格蘭鄧迪大學解剖學和人類識別中心主任蘇·布萊克說。“這種方法具有良好的儲存效能和良好的抗真菌效能。用這種方法防腐的遺體保質期為數十年。”

布萊克解釋說,傳統的防腐師和列寧實驗室都面臨著一些共同的挑戰。必須防止遺體乾燥,以免變成木乃伊。大量使用福爾馬林還會使人體組織變成“金槍魚罐頭”的顏色,這就是為什麼殯儀防腐師在防腐液中使用著色劑,使最近去世的人看起來健康粉紅色的原因。殯儀防腐師還會在下葬前為臨時的葬禮展示塗上化妝品。

但是,長期儲存在福爾馬林中的遺體會變色、僵硬和脆弱。一種名為泰爾軟固定法的現代替代方法結合了不同的液體混合物(包括硝酸鹽)來保持組織自然的顏色、觸感和柔韌性。這種方法適用於醫學教育和培訓。在世界各地“人體世界”展覽中廣受歡迎的“塑化”技術將遺體中的所有液體替換為聚合物,將遺體轉變為凝固在時間的硬質靜態雕塑。

儘管列寧實驗室無法使用這種現代方法,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接受塑化之類的技術,因為它會在儲存的遺體中產生不自然的僵硬感。為了保持列寧遺體的精確狀態,工作人員必須對遺體進行定期維護,有時甚至需要極其細緻地更換部件。最初的防腐過程中損壞了列寧原來的睫毛,人造睫毛已經取代了它們。該實驗室不得不處理列寧遺體某些部位的黴菌和皺紋,尤其是在早期。當 1945 年列寧腳上的皮膚丟失一塊時,研究人員開發了人造皮膚貼片。他們重新塑造了列寧的鼻子、臉部和身體的其他部位,以恢復它們原來的觸感和外觀。一種由石蠟、甘油和胡蘿蔔素製成的可塑材料已經取代了大部分皮膚脂肪,以保持皮膚的原始“景觀”。

尤爾恰克說,在 20 世紀 50 年代到 80 年代活動高峰期,該實驗室僱用了多達 200 人,他們研究的主題範圍從皮膚細胞老化到皮膚移植方法。該研究所在蘇聯解體後於 20 世紀 90 年代暫時失去了政府資助,但依靠私人捐款維持了下來,直到政府資金以較適度的水平迴歸。

尤爾恰克在他的書籍研究中發現,列寧實驗室的努力甚至促成了衍生醫學應用。一項技術影響了俄羅斯開發用於在移植過程中保持血液流經供體腎臟的特殊裝置。在另一個案例中,資深實驗室研究員尤里·洛普欣和幾位同事在 20 世紀 80 年代後期開發了一種“無創三滴測試”,以測量皮膚組織中的膽固醇。這項俄羅斯發明最終於 2002 年獲得專利,並由加拿大公司 PreVu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用於患者家庭護理的無創皮膚膽固醇測試”商業化。這是列寧的一個遺產,蘇聯和西方在一個世紀前都無法想象到。

© .